返回

第二百三十五章 于总发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五章 于总发威 (第1/3页)

    奇点科技目前的技术优势,就是UI。

    张洪斌主导设计芯片,产出还早得很,林斌来了以后主抓的系统,倒是很快用得上。

    经过7个月的开发,现在他们有了一套市面上从未见过的手机触控UI系统。

    这套系统是基于Linux2.6开源架构做出来的,里面的组件,操作模式都是经过陈学兵亲自挑刺,总共有26万行代码,并对LINUX内核的400万行代码和驱动硬件抽象层的50万行代码进行了一些精简和修改,调节调度和电源管理能力,优化专属硬件(Marvell芯片)的驱动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工具链和编译系统的10万行代码几乎没动。

    它本质上还是一个LINUX系统,只是把系统应用和界面全部更换了一遍,优化得更快了一些。

    而陈学兵的构想,是通过这个UI,对内核和驱动硬件进行逐步深度的修改,做出一个类比安卓1.0的初代系统,把“X”UI变成“X”OS。

    这个过程耗钱耗时间,但并不是什么不可完成的任务,他的团队很努力,信心也很足。

    但到真正开发出来的时候,要面临的事情就很多了。

    要建立自己的服务框架(Mobile services):应用商店、账号系统、地图等。

    需要大量的维护团队和庞大的优化团队,一代一代的把系统升级,那时候需要很多很多钱去维护这套系统。

    多到要用“亿”和“美元”去计算。

    关键是工具链和编译系统势必要发生巨大的改变,向软件开发者开放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要经过漫长多次的更新。

    每一次更新,都要软件开发者重新做适配。

    这里面就有两个问题。

    1.维护的钱怎么来?

    2.众多软件开发者为什么要适配你的系统?

    其实两个问题就一个答案:强者恒强,强者更强。

    只要用户多,就有人主动来适配,也就有手机来主动安装你的系统。

    等到一套系统占用了绝对市场,装机都可以收费了。

    前世安卓前期确实开源免费,但广告、应用商店分成一直在赚钱,只是收的是应用端的钱,不是消费端,客户感受不到而已,并且到了后来开始收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的授权费,手机制造商要支付许可费才能预装谷歌应用,每台收费高达2.5-40美元。

    那时候小米的做得十分优秀,好评众多,对安卓的底层代码修改程度也比较高,但就是因为对安卓400万软件开发者的强大生态望而却步,始终没有开发出自己的系统。

    而华为是被安卓的GMS制裁了,被迫砸锅重造,加之全国支持,国内APP生态也强大,才做出了自己的鸿蒙生态。

    那时候,大家都只能被迫。

    但现在,安卓系统还在开发期,时间还早,陈学兵完全有拼一把的机会。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你开发系统早,我追不上,就先控制一批搞软件的企业。

    他做“菜单式创业”,做顺为创投,让软件公司开发自己的应用,就是想一边赚钱,一边把一批好用的应用软件掌握在自己手里,去倒逼整个生态。

    爆米花既然确定要进军中端市场,还要作为UI系统的首次亮相,决不能被消费者视为劣质品。

    思索良久,陈学兵还是决定再养奇点一段时间,把工厂采买设备和爆米花一代的事情暂时搁置下来。

    这两件事应该同步完成,工厂不能空转,人力水电消耗太大,一旦开工,就要立马投入生产赚钱。

    陈学兵拿到1000万集团借款,立马打了700万到雷军账上。

    500万是UC的投资,200万是开公司的。

    集团资金余额:1.25亿。

    这3.5亿好像有点不经花,刚贷出来的时候还苦于这钱不能进二级市场挣钱,现在已经不够奇点科技和股安建筑分配了。

    但陈学兵一点也不在乎。

    小钱而已。

    他的红利时代,就要来了。

    5月9号。

    一场市政府临时通知的会议在市机关会议室召开。

    黄领导主持,127家中小负债企业的代表全部到场。

    “同志们,中小企业是地方经济的毛细血管,大家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这项清欠工作的重要性,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不要以为债务到了地方企业的手里,我们就不管,也不要想着继续「边清边欠」,一边还债,一边举债。”

    “这次全面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