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章 向大唐开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章 向大唐开炮 (第1/3页)

    陈大同在展讯的威望确实很高,仅仅让陈学兵等了半小时,便有了答复:后天上午,在上海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商议此事。

    要知道,展讯能有这么高的估值,人数虽然不多,规模却并不小。

    这是一家在开曼设立股权结构的公司,实际运营主体在上海,在BJ有一家研发中心,深圳有办事处,硅谷还有一家全资子公司。

    这个结构可以避免一些进口设备遭到限制,另一方面,也引进了一些海外投资者。

    比如陆晓春帮他查到的一家叫做“华登国际”的旧金山资本公司。

    创始人陈立武是个人物,马来西亚人,长居美国,2000年投了中芯国际5000万美元,04年中微半导体投了1500万美元,05年兆易创新投了2000万美元。

    那些从中国半导体早期成长起来,后来在股市屹立不倒的千亿级半导体公司,他都是股东,而且投资时间非常早,投资额也很大胆。

    05年,投了展讯通信800万美元。

    按照陈大同所形容的“去年1.5亿美金估值”来说,展讯应该就是那时候投的,占股比例不大。

    说不定还有其他国外股东。

    展讯的股权结构在海外,陈学兵也查不到具体股权分布。

    但陈大同半小时就能沟通完毕,而且能直接召开股东大会,不需要提前经过董事会决议,说明董事会成员都听他的。

    陈学兵好奇地问了一下他占多少股。

    陈大同说10.68%。

    他又问了一下董事长武平。

    也是10.68%。

    陈学兵瞬间明白,这家公司他控不了股了。

    两个主要人物才占股21%,那公司股东起码在50人以上,甚至更多。

    “那我要这么大股份,你们创始团队能决定这件事?”

    陈大同笑了笑:“正是因为我们积极引进资本,我们的股份才会稀释到这个程度,我们也才能扩张得这么快,你现在拿34%,等到我们做大,明年也许你就只有20%,甚至10%了,当然,我们会拿得更少,不过我们至今仍能掌握董事会,不是因为股权占比,而是所有的投资人都知道,我们这个团队才是公司最大的资源,相信你也是这么想。”

    “嗯傻子才会解雇你们。”陈学兵点头表示赞同。

    陈大同和武平都是清华出去深造的,他们从美国带回来的核心团队,除了清华留学帮,就是美国硅谷派,全是高端人才。

    “你们核心团队有多大?”

    “120人。”

    “我说核心团队。”

    “对,研发团队120人,核心团队就是120人,三分之一都持有股份。”

    陈学兵直接好家伙。

    自己的奇点科技,股权激励才准备了15%,还是给得太少了啊。

    这特么才是科技公司的味道。

    “呵呵,你们离华为就缺个总工会了,不过.我说好,要我帮忙,我就要管理权,武平董事长兼总裁不合适,把总裁的位置让出来吧,我派人过来。”

    陈学兵自信自己的2亿+2.5亿应该是展讯至今引进过最大的一笔资本,也就大胆提条件。

    他们的“估值1.5亿美金”,不代表账上能有多少钱,只是投资人看得起他们而已,拿了几千万资金买了小笔股权,抬高他们的身价,Pre-IPO前的小把戏。

    自己这笔大资金进来,才算是把他们的估值给坐实了。

    “可以。”陈大同答应得很爽快:“只要股东大会同意,市场这一块可以交给你试试,不过时间不能太长,只能给你一年半,也就是2008年之前,你兑现承诺的时间。”

    “如果我成功兑现了承诺呢?”陈学兵玩味一笑。

    陈大同很是当然地道:“那这个总裁还是你的,甚至你要做董事长也行,我相信投资人们也会这么想,谁能拒绝一个让公司年盈利10亿的管理者呢,我们都很愿意给你打工,不过,除了我们,还有独立董事监督你。”

    陈学兵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能在几年间做到10亿的公司,都有一套独特的管理之道。

    展讯这套管理明显是从美国学回来的,美国的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