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四章 阴悄悄发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四章 阴悄悄发展 (第1/3页)

    翌日。

    人民广场对面的市政府大楼,陈学兵做了诸多准备的一场谈判,超乎想象的顺利。

    武平仅是一通汇报,就让严副市长哈哈大笑。

    “好啊!DSP芯片研究,核高基,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你们有心了!有这样的信心,我们也非常高兴!李主任,把展讯列入《聚焦张江》政策首批重点企业,按照研发投入20%,给予配套补贴!”

    严副市长对市科委主任下完命令,立马又对着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安排道:“跟交大沟通一下,开放他们的微电子学院实验室,让展讯直接对接导师推荐名单,还有复旦的实验室,中芯国际,一定要配合展讯,拿出一份芯片验证报告和高良率报告,帮他们申请核高基项目!小王,这件事你去办,张江的芯片,一定要走在全国前列!”

    “另外,教委要发一份通知,把张江重点科技企业招聘率纳入几所高校的就业考核指标,请各校的就业办主任每日汇报签约进度,一定要尽量把这一届的工科应届毕业生留在上海!”

    “至于这个外高桥研究院的事情啊,程序上比较复杂,保税区的特殊政策要上常委会,而且张江的研究中心已经在建了,我看你们先用,至于研发设备的进口税,在市政府职权范围内解决就好了,可以减免,补贴,咱们首先注重效用嘛!只要你们的技术研发取得进一步成果,还需要扩张研发中心,外高桥的地,我帮你们找领导去谈!”

    旁边的科委李主任有些犹豫地道:“严领导,核高基规定项目负责人年龄不超过50岁,展讯报过来的首席科学家是他们的CTO陈大同,现在51岁.”

    严副市长摆摆手:“一岁之差,科学研究又不是提拔干部,找个名义跟科技部申请豁免嘛!有什么关系?”

    武平听得笑意渐盛,连连点头,并且给了陈学兵一个“牛不牛逼”的询问眼神。

    陈学兵全场没有开腔。

    脑瓜子嗡嗡的。

    他准备好的“上海不支持就给重庆黄领导打电话,甚至给安徽领导打电话”情节,完全失去了作用。

    这特么哪是谈判?这是领救济粮来了!

    领导公然要求中芯国际和复旦研究室帮展讯“美化”报告,申请核高基??

    他小看了上海的胜负欲。

    也可能小看了陈进的事情给上海留下的阴霾。

    副市长竟然把市科委和教委的领导拉过来一起接见武平,并且现场解决展讯的一应要求。

    细细想来,这个时候展讯拿出一款三模新产品申请核高基,还要研发陈进造假的DSP芯片,并且表示要冲击更高世代,又要大肆在上海招聘,为上海挽留科技人才,完全有一种为了证明上海科技实力甘当马前卒,为上海冲锋的意思。

    误会了,领导真的误会了。

    严副市长见旁边的陈学兵发着呆不说话,主动笑着问道:“陈总,非常感谢你对展讯的支持!听说研发DSP芯片是你的意见?是不是还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

    陈总第一次被政府热情得有点卡嗓,一时感觉走进了东北。

    还有什么想法?

    你一下答应得太快了,我还没想好啊!

    “放心,资金方面如果还有问题,等到扶持资金批下来了,我们上海科创投还可以注资5000万可转债!到时候用股权或者回购的形式归还,都可以!”

    严领导觉得陈学兵这位投资商对展讯抱有担忧,立马摆出了支持展讯的决心。

    “额不用不用,展讯要走市场化路线,过渡依赖政策红利,会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我们要做一家长寿的企业。”

    站起来拒绝的,是武平。

    拒绝得很干脆。

    要是直接给钱,咱们就收下了。

    可转债,开什么玩笑。

    到期可以按照约定价格转换为股权的。

    万一债转股,展讯真成了国资入股了,而且即使没转股,美国上市也是要审查这项风险的。

    陈学兵看到武平拒绝如此之快,意识到什么,略微皱眉。

    但又在武平望过来之时,转化为笑容。

    他站起来道:“严领导,上海对高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令我感动,我旗下还有一家科技公司,有机会,希望能跟上海大力合作。”

    严领导惊讶了一下,而后笑了起来:“哦?.是京东方?”

    陈学兵来前,他的投资事迹严领导自然是过目了的,否则也不会对陈学兵这么客气。

    只是奇点科技声名不显,不在严领导过目的范围里。

    “不是,是我自己的公司。”

    “那是哪家公司?”

    “是家手机公司,现在就不介绍了吧。”陈学兵微微一笑:“不过再过半年,我们会在上海开新产品发布会,我送您一份我们的新产品,请您一定收下,帮忙指正指正。”

    严领导爽朗大笑。

    “呵呵,好哇!陈总眼光过人,你创办的公司,一定非同凡响,我等着看!”

    20分钟后,陈学兵和武平从政府大楼里出来。

    “感谢陈进吧!”武平笑了一声。

    他也知道,今日的顺利,并非展讯之功。

    陈学兵却背着手摇了摇头,面色沉静如水。

    陈进之事以后,芯片领域重大专项审批暂停,国家主导的那些的半导体大型扶持项目全没了,民间资本撤离,芯片研发的投资变成了不见兔子不撒鹰,相关创业者的热情受到了极大的打压。

    今天看见上海超乎寻常的积极态度,他想到这些,反倒笑不出来。

    “对了,奇点以后也要上市吧?上海的可转债,你们可不能接啊,会触发上市审查的。”武平提醒了一句。

    陈学兵不置可否,转而问了一句:“公司上市以后,想做什么?”

    武平的眼神热切起来:“跟着你们两位陈总学投资!一个人做项目,能看到的东西太少了,我想投资全世界的高科技企业!到时候陈总可要带带我,展讯的管理,你要是干得好,到时候就交给你了!”

    陈大同就是做风险投资的,除了展讯,还兼任着两家资本公司的创始人,武平深受他影响,也想走这条路。

    现在又有陈学兵这个投资界大拿加入,他的信心更甚。

    陈学兵觉得武平其实是个很好的产品经理,思路比较全面,有行业眼光,上手能力也强,听到这话,心中难免有些可惜。

    他做投资,是为了科技,武平做科技,却是为了做投资。

    不过也好。

    假以时日,队伍壮大了,武平的位置和他手里的股份,正是自己需要的。

    “好啊,我和金山的雷总合作了一个VC投资,好项目很多,到时候可以带你一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