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锁定订单 (第1/3页)
一小时后,市政府。
俩人聊着走近。
“这个超市,引进得不错。”
“我一直非常看好胖东来,不过那些企业的扶持要一步步来,现在上架的只有二十几家厂的产品,大部分还需要整改产品和产线,胖东来现在这个店的年销额.我预估最多三四个亿,还在打口碑的阶段,他们的销量要真正搞起来,估计还得等大店开业。”
“三四个亿?一天百万,非常不错了!我看更大的意义在于重庆服务业的一次整体升级!”
“您可别抱这么大的期待,服务业全面升级是全民消费保障意识的提升,要很长的时间,我看短期内引起服务业的集体抵制倒是有可能的,到时候您可得发挥一下政府强权。”
“政府强权.呵呵,我看你话里有话。”
办公室的门一开,黄领导进入,陈学兵跟在后面,桌上横七竖八摆放着的资料,还有些未曾收拾的狼藉。
陈学兵瞥了一眼,几本资料上有“芯片产业”、“通信”一类的字眼。
他果然没猜错,这几天,老黄收集了不少情报。
黄领导也没避讳,还从桌上挑了一本《重庆六大产业规划》递给他。
陈学兵翻开看了看,油墨香扑鼻而来,明显是刚刚打印封装的资料。
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化工、材料、能源。
电子信息。
这个部分里面,还包括了“3G”和“通信”。
看到这里,陈学兵扬了扬眉,轻笑调侃。
“没有金融业?”
黄领导懒得跟他开玩笑:“金融是服务于产业的!”
陈学兵沉默了一会,甚是直接地道:“展讯不能搬来重庆。”
“我知道。”黄领导头也不抬地道。
“你知道?”陈学兵有些诧异。
“不就是上海拿了一堆条件拉着展讯吗?阚治冬的事情我能知道,这事我就不能知道?”
黄领导的一句反问,搞得陈学兵有点哑然。
也对,人家就是上海调过来的,要把展讯摸个底朝天,并不难。
“也不止这些,还有市场原因,重庆只能搞PCB(电路板)制造,没有完整产业链,展讯来这里,根本施展不开。”
“那倒未必。”黄领导笑了一声:“重庆的制造基础没你想象的这么薄弱,明年我们就要引进一批电脑生产,对高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将是前所未有的,不光是企业政策,还有个人政策,个人所得税,我们最高可以返还16到18%,除了中央所收的部分,我们全部返还,这些优惠,我打算把3G通信产业一起加入进来。”
咝。
陈学兵吸了口凉气。
个税返还??
这个政策可有点猛了。
要知道高科技人才收入都很高,月收入5000-20000的部分税率是20%,2-4万是25%,4-6万30%10万以上是45%。
其中地方收40%,中央收60%。
如果按照林斌十万左右的月薪+奖金计算,按照8-10万速算扣除一万左右,要交三万的税。
这还没算林斌要拿的1000万股和分红。
地方部分全部返还,光是工薪收入就要少交一万二。
十万以上的部分,优惠就享受更多。
要是他自己.
咳,他倒是不用缴个税。
至少2018年CRS(共同申报准则)出现之前都不需要,一个BVI都给避完了。
甚至目前他都用不上BVI,公司现在收入大头都是股市,09年之前都不用缴税。
等到其他业务搞起来,除必要的定期分红以外,赚的钱全部留于公司发展就行了,买什么东西都可以通过公司,实在要用可以跟公司借,或者贷款,到了一定时间用BVI客户往来平个账,都没必要搞什么家办,隔离公司之类的小手段。
他只要把公司增值税和所得税缴清楚,就是纳税先锋了。
但这个减免,对那些收入必须通过发放到个人账户的员工来说可是实实在在的。
如果收入不变,应该有很多员工想来吧。
黄领导看到陈学兵脸色变化,露出了一丝微笑。
“除此之外,其他地方是三年减半,我们是三免两减半,三年内,增值税地方所收部分我们全补贴,所得税全免,第四年和第五年减半。”
这话,黄领导讲得底气十足,比当初合肥抠抠搜搜谈增值税的情况干脆了不少。
陈学兵听得内心啧啧。
到底是直辖啊。
重庆这地方本来就比一般城市更具吸引力,搞这种政策,那是放大招了。
上海曾经也搞过,但那是针对中外合营和外商投资,而且他们的高新企业大都落地好几年,已经不新了,免税期已过,想搞也很难。
要这么挖人,重庆的科技产业颓势确实能被拉平不少。
但那也是以后的事情。
“黄领导,您要有什么想法,直说就行,但是展讯确实搬不了,我只是个股东,如果以非要HSDPA为条件让他们搬,他们宁愿自己突破。”
黄领导没有反驳。
关于这件事,他手里的牌确实不多。
所以这段时间他也在增进对事情的了解,增加他的筹码。
“我听说,你们这个基带芯片设计,比CPU还难?”
陈学兵被问得沉思了一会。
这事确实不是他的强项,但好在他对大概内容还是了解的。
“嗯…从复杂度上,基带确实更胜一筹,要在微秒级内完成信号解调和信道解码,还有很多信号干扰和衰弱的难题要解决,还有协议兼容,每一代通信技术都要重构。”
“CPU呢,国外的EDA软件有经年累月的技术积累,能提供固定的指令集架构,许多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