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八章 锁定订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八章 锁定订单 (第3/3页)

的意义很大,展讯这个新手,能不能拿到项目还不好说,有了这个订单,他们就能确保进入TD通信商序列。

    如果重庆给他们锁定订单,他就要想法让重庆进入第一批TD建网名单里,通过承建结果,确定接下来的承包资格。

    至于WCDMA和CDMA2000,国外通信商是肯定要进来争的,这个就可以成为他在华为面前待价而沽的条件了。

    黄领导和他唯一的信息差就在于:拿不准展讯和华为的关系。

    于是陷入了盘算。

    如果两家真有深度合作,那么TD这张订单意义确实不大。

    他打听过,大唐的制造能力一直不被信产部肯定,几次试验网效果都不好,资金链也一直有问题,如果只剩一家中兴,展讯华为两家联合的话,大概率也能抢到。

    如果是这样,TD交给他们,说起来也名正言顺,剩下两套通信算是支持国产?

    黄领导思索了一阵,拍板道:“行!不过我们既然是扶持本地企业,展讯就必须在重庆注册技术公司!而且要尽快!”

    陈学兵终于坐正了,摆出了郑重其事的态度。

    “领导,你说吧,准备怎么干。”

    这订单,光按材料人工来算,至少是40%,甚至是45%的毛利率,至于最终利润多少,就要看技术研发和运营成本。

    干得好,净利润能在二十个点以上,而且拿到入场券,接下来可就天高海阔。

    “我问了几个专家,综合了一下意见。”

    (有读者说我夸大执政能力,本图只是说明一下事件均取自原现实,因为有推动,所以时间上有提前)

    黄领导翘起二郎腿,一边回忆,一边说道:

    “有人说,一个3G产业园,弄好了,一平方公里,能做出五百亿的产值,你怎么看?”

    陈学兵笑了:“这又是哪个专家给您吹的大气?不过你们要效仿张江,把所有企业总部集合在一起,利用周边地区开工厂,那倒是有可能。”

    黄领导脸沉了沉,又点头道:

    “我也觉得高了,一平方公里,我们西部园区产值大概是20-40亿,高科技园区是100亿左右。但是我们探讨了一下,不该按照老思路来做,首先这个产业园各方面环境要方便,要在城区内,我们又要节约城市中心的土地,就不能让那些公司来造房子,要我们自己来造,网络公共平台,终端,也由我们来搭建,产权是园区的。”

    陈学兵沉思一会,道:“那确实能容纳很多企业,3G产业复杂,小范围交流也方便,可行。”

    黄领导露出笑容,说道:“另外,既然要搞3G园区,我们还应该有一个国家级的3G产品测试中心,方便所有的企业就近测试,这样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过来,我们已经打算跟信产部和科技部请示联系.对了,听说射频测试的机器很贵?”

    测试中心

    陈学兵眼神一亮。

    试验网期间每台终端都得测,即使全面建网,也要搞大抽样,射频测试、协议测试、性能测试,时间很长,排队非常麻烦。

    要是重庆就有测试中心,他的机器入网就方便了,而且搞试验网的时候还能邀请他们参与,保障公正性。

    他回忆了一下,想起什么,对黄领导抬了抬手,拿出手机拨打了武平的电话。

    “武总!”

    “我记得你跟我说过3G的测试设备是吧?有哪些东西?多少钱来着?”

    陈学兵听着那边的声音,脸色逐渐凝重。

    挂了电话,想了想,又打了一个给卢韦冰。

    “我记得华强北是不是有几家专门给水货机搞入网的?”

    “嗯,你帮我查两台机器,牌子是德国罗德与瓦尔茨,CMW100和CMW500。”

    “看看有没有厂家在仿?”

    “.”

    “哦无锡固电?好,我等你,尽快。”

    打这个电话的途中,黄领导眉头深锁。

    我搞国家级测试中心,你问什么“水货机”、“仿造”?

    但陈学兵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沉默了。

    “德国的测试机器CMW500,不止管射频,也管EMC(全频段扫描)测试,协议一致性验证等等,价格确实死贵,一台200万美元,理论测试效率每小时30-60台,要是建个国家级测试中心,起码要买15-20台。”

    “15-20台,三四千万,美元?”黄领导眼神逐渐凝重。

    “嗯,不过一家叫无锡固电的厂商做了一款山寨阉割版,除了EMC测试做不了,其他功能都够用,还有一台CMW100的老版本,可以搞EMC测试,如果可以三种设备混着用,买五台原版机就够了,参数校准的时候可以只用原版机,检测的时候可以混用。”

    “那不会有什么法律风险吧?”

    “注明是大抽样检测,盗版机和低配机测试过的,再用正版高配机抽查几台就行了,正版机也有故障率的,而且一般也用不了这么多台机器,买这么多只是得预防检测高峰。”

    “准确率呢?差得多吗?”

    “呵呵,您别高看德国,也别小看华强北,除了寿命问题和设备噪音,正版机器还真不一定有山寨机强。”

    “价格呢?”

    “CMW100大概便宜一半,盗版的还在问,不过我估计顶多三四十万吧,人民币。”

    黄领导捏着拳头捶了捶桌面。

    虽然是阉割机器,但价格相差几十倍,已经足以说明成本了。

    拥有标准,就是拥有了议价能力。

    这句话此时格外深刻。

    做这个产业园,是对的。

    作为一方政府,就应该推动中国人自己的标准!

    “好吧,那你问问!”

    246章捐车的事情审核了几次没通过,不让写,直接删掉了,之后就不提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