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六章 这不是天方夜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六章 这不是天方夜谭 (第3/3页)

底……你也不要觉得苛刻,有社保这套监管,中央汇金和其他投资人你不用费太多口舌,即使投资失败,也就只负自有资金这部分责任,这是好事。”

    阚治东还想跟陈学兵解释一下这种大资金要通过强监管避免无限责任。

    陈学兵却咧嘴一笑:“当然是投大企业!小规模企业咱们自己就投了,拿国家的钱干什么?股票我也有办法,就投大标的,好进好出!”

    “呵呵,也是,你要投京东方的六代线吧?这钱够不够?”阚治东知道这事,问道。

    “花不完。”陈学兵说道:“智能机时代一来,京东方就要发财了,海量的预订单砸到4.5代线,他们的银行授信就会扩大,6代线投资,我们准备10亿就够了。”

    这件事他没有告诉王东升,也不宜让他过早知道。

    等他整合了华强北的资源,将作为他下次投资的谈判资本。

    这是一个巨大的链条,他得一环一环的解决,在掌握绝对优势之后再进入下一环。

    “那剩下的.你准备投哪?审核程序之前肯定要报投资计划,你得让我有个底啊。”

    陈学兵略作沉吟,说道:“ARM,一家外资公司,在伦敦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同时上市,市值20亿美金,他们的中国总部在上海,我准备投这家Arm中国,他们的指令集是设计手机芯片的基础,你可以告诉社保理事会,这笔投资不会亏,首先分红巨大,等过个两三年,我还可以用至少双倍的价格接手,但谈判的时候,社保要给我站台。”

    ARM指令集是他搞自主芯片必不可缺的一环。

    指令集这东西,就像乐高,可以帮设计师打包功能模块直接使用,不必从一个个电路怎么拼装成一些小功能做起,完全改变了芯片设计的微观乘数。

    没有这个东西,纳米级的芯片设计几乎断崖式上升,设计出来也没意义,因为芯片世代可能都更新好几代了。

    它也是EDA这个画图软件运行的基础规则,而且特别贵,比EDA还贵。

    当初买软件的时候ARM还没有中国公司,找的是代销商,EDA是论终端数量卖,ARMv6架构则是公司授权,买的最低的IP核版本,前期授权费谈了很久,最终定到400万。

    而且这400万买的是IP核的前期授权,只能基于Arm的标准coetex-M内核进行开发,只能设计外围模块。

    如果设计出成熟芯片量产,每块芯片还要付给ARM百分之2的版税。

    而要设计自主内核,就要买ALA(架构许可协议),按照当前的价格,要一次性支付800万美元左右。

    推出新的架构,想升级换代,还要重新支付全额费用购买。

    至于完全有自主修改权的授权,那就是天价了,前世2019年华为买下ARMV8的永久授权,外界猜测,可能花了10亿美元。

    所以陈学兵基于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芯片界都没有成熟的智能手机芯片设计团队的情况下,给IP部定的框架是先设计一款基于ARM内核的芯片,等到第一款芯片出世看看效果,如果不行,就再淘汰一代,把团队磨炼成熟,再向自主内核进发。

    等到整个团队有了灵性,人员充足了,再琢磨开发自主指令集的事。

    他已经准备好要养IC部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之前把IC部开支单独列出,不计入奇点业绩。

    综此种种,ARM指令集多重要,多挣钱,可想而知。

    不过目前还没到ARM真正开始挣钱的时候,目前的手机CPU芯片大多用的是德州芯片开发的一个针对多媒体手机的OMAP系列芯片,大多中小手机厂连芯片设计部门都没有,更谈不上使用软件的事。

    ARM挣钱的开关,还捏在奇点和苹果的手里。

    智能机时代的开启,就是自设计时代的开启,ARM腾飞的起点线。

    陈学兵一向居安思危,如果发生技术封锁,没了ARM,他就只能等过几年RISC-V开源指令集发布以后,接近从零开始开发指令集生态。

    说实话,即使RISC-V现在摆在他面前,他也不太想用。

    既然有现成的,何必为难自己的团队?

    这40多个亿就是启动资金,要帮他搞定自主芯片设计到生产的整个步骤。

    这不是天方夜谭,是市场的力量。

    (今晚尽量恢复正常更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