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三章 A轮直通C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九十三章 A轮直通C轮 (第1/3页)

    此声未落,彼声又起。

    一个大厅,将近20双眼睛,棋局的变幻让众人目不暇接。

    有人都想掏出录音笔录下,好好学习了。

    徐新有些奇怪地看了一眼雷军,还未说话。

    陈学兵已经扬了扬眉。

    “怎么,你又要来了?玩小了不带你啊,上桌一千万,有吗?”

    雷军卖了个卓越网,有点小钱,身上值钱的股份也多,但都没变现,现金绝不过亿。

    雷军皱眉,好机会在眼前,他不想认怂。

    “我是联想投资的顾问,我让联想来帮我凑,行了吧?”

    “哦?”

    陈学兵还不知道他有这层身份,想了想,点头:“行啊,不过这事今天要有个结果,你让朱立南亲自来。”

    朱立南负责联想投资的具体事务,是柳传推动联想从IT制造向投资转型的帮手,被柳传称为参谋长。

    联想投资后来更名君联资本,玩的是中早期VC,这一支由联想控股完全掌控。

    目前管理约20亿。

    联想控股旗下还有另一支弘毅资本,玩后期PE,引入了淡马锡和高盛等国际机构,联想控股持40%,掌门人叫赵令欢。

    管理55亿。

    联想控股的资本实力不容小觑,柳传在其中虽然占不了多大股份,但掌控力非常强,两个管理团队都是柳传直接任命的。

    徐新听说联想要来,也就没再说话,对雷军露出了笑意。

    众人拾柴火焰高嘛,既然她没了先发优势,那独吃亏不如众吃亏。

    雷军却有点尴尬,不知道怎么能立即把朱立南叫过来。

    陈学兵笑了笑。

    “算了,我来叫吧。”

    他抬手拨通柳传的电话,那边接通时,声音还有点哑。

    “陈老弟?”

    “柳总,还在睡觉。”

    陈学兵笑着说罢,在座的都十分惊讶。

    柳教父?

    他认识柳教父?

    惊讶之余,又好像不太奇怪。

    这可是中国股市最能挣钱的投资人啊。

    管理规模再大,关键没人家赚得多。

    雷军也在这一瞬间意识到他这位投资合伙人的圈子远高于他,不禁捏了捏拳头。

    “是这样,我和今日资本徐总,还有金山的雷总,准备合力推一家电商公司,你那两支资金配资都有空缺吧?这是个能撒钱的好机会,你来不来?”

    “赚?当然要赚,你来了,小赚变大赚。”

    “赚多少?看你们配合,说不定明天就赚。”

    “对,就这么神。”

    “中关村,我短信发位置给你。”

    神秘的气氛下,大家都很有耐心。

    又是一个小时,十一点不到,爽朗的笑声进了大厅。

    “陈老弟!”

    柳传一身黑色中山装,领着两个西装中年进来,人人皆客气,主动过去握手。

    陈学兵认出后面两个资本公司的掌门人,露出了笑容。

    “既然人到齐了,里面谈吧。”

    众人移步董事长办公室。

    柳传笑道:“我是不懂这些,就看看热闹!你们谈!”

    笑归笑,却也没谦虚,坐了个独座的沙发。

    陈学兵坐到对面。

    就剩了个长沙发,徐新靠着陈学兵这边,另外一边就剩俩人的长度了,赵令欢和朱立南坐下。

    雷军从办公桌后面拉来一把椅子,想了想,靠在陈学兵旁边。

    陈学兵这才发现,正主没来。

    “那谁,刘总呢?叫刘总进来啊!”

    “在!在!”东子听到呼唤,跑步前进,到了里面。

    “刘总,现在你得重新说说你的计划了,这次要往上市说。”

    陈学兵发表开场白:

    “刚才的问题你也要重新回答,如果融资一亿美元,你要怎么做。”

    刘强东愣住了。

    赵令欢和朱立南一起皱了皱眉头。

    一亿美元?从哪来?

    不是拉我们过来打秋风吧??

    但俩人都没说话,等着听响。

    “额”刘强东整理了一下思路,赶紧出去找员工要了个记录财务的本子进来,根据上面的一些零散数据,开口道:

    “现,现在,中国有1.3亿多网民,其中,网购渗透率大约22%,2900万人在网络消费,人均季度网购金额572元,较2005年增长109%,且数值一直在增加。”

    “我们目前营业额达到8000万,月均增速10%,无广告投放,主要依赖中关村口碑获客,解决了中关村假货的痛点,但要向家电全品类进发,还需要资金扩建自营仓储。”

    徐新忽然打断:“我们访谈的客户都说你们价格比中关村低15%,但供应商反馈你每次进货量只有同行十分之一,利润空间从哪来?”

    她说观察,可不是开玩笑,这段时间派人去做了不少调研。

    刘强东立马道:“高频!库存周转率9.2天,资金年周转37次,我们靠速度赚钱,不是加价率,账期缩短,供应商更愿意让利,徐总你没调查我们的进货价?是不是比同行低?”

    徐新不讲话了,拿出一个本子记录。

    “2004年我们转型电商时,实行「正品+发票+低价」组合拳,低价不是靠逃税或水货,而是通过规模优化降低运营成本,当库存周转做到9.2天,资金效率就是最好的护城河.”

    刘强东接着自述周转优势,转而说起解决痛点问题。

    “进入家电的想法产生时,我们就去做过调研,国美、苏宁两大零售商线下连锁渠道加价(毛利)率超17%,净利率达6%-6.5%,而同期家电品牌商净利率不足2%,品牌商居然只拿零售商三分之一的利润,这合理吗?我认为这就是利润倒挂!而我们呢?加价率能做到8%,所以我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