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马赫和舒克 (第3/3页)
知道了。”
“行,你来,我给你看我们的实验机!下个月我打算用这台机器参加珠海的航展!展示我们自己做的飞控!”
汪滔十分开心,这半年多他遇到很多麻烦都解决不了,太需要一个这样上档次的朋友了。
至于对方的目的,他完全没有多虑。
人家连工资都不要,除了真的有爱好,对自己能有什么可图的?
俩人聊了一个多小时。
陈学兵算是把汪滔目前在做的东西搞明白了。
他们除了做自己的飞控电路板,就是琢磨那架遥控直升机。
最近一直在不断试验各个零部件的螺丝松紧程度来消除悬停的抖动,争取达到最好的演示效果,然后去参加11月初的珠海航展。
只要闯出点名头,就可以去航模爱好者论坛上卖他们的飞控盒子。
这条路当然有问题,首先研究直升机就是错的,大疆崛起靠的是转向灵活的多旋翼,而且做的是整机制造。
不过陈学兵也看过一些国际论坛,目前提到多旋翼的人很少,相关的理论研究要世界爱好者一起推动,这些问题,时间自会给汪滔纠正,现在在更稳定的直升机模型上做技术积累也挺好的。
他可以帮助解决初创团队难以克服的特殊材料问题,小幅度试探性地推动一下。
“这样吧,明天我学校老师有事安排给我,我让我朋友过来,带你去他店里,你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过几天不忙了,我来给你们拧螺丝。”
“那太好了!等你来了,我给你介绍咱们的团队,他们两个都姓陈,一个叫陈金颖,一个叫陈楚强!对了,你叫什么?”
这位真是情商感人,聊了一个小时都你你你,诶诶诶的,这会才想起问陈学兵的名字。
陈学兵听到团队另外俩人都姓陈,也愣了一下。
陈家班?
“哦我叫马赫。”陈学兵灵机一动,脱口而出。
临界马赫数,是飞机接近音速时出现激波的临界点。
他这几天看了一些无人机相关的资料,其中有一本《航空模型》杂志用“马赫障”形容四旋翼的抖动问题,于是这个名字脱口而出。
“马赫.”汪滔咂了咂嘴儿,有些惊叹:“天呐,你真叫马赫?你这名字,天生就是做飞机的命啊!”
陈学兵笑了笑:“大家都这么说。”
等到大疆突破了自研多旋翼整机这层“马赫障”,“马赫”这个身份也会脱下。
角色扮演,还挺好玩的,能给他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这个团队继续发展下去,说不定还能给他带来一些新知识。
不过下次来,应该戴个黑框眼镜了。
陈学兵下午四点半走出阳光高尔夫大厦,奇点的人五点便到了车公庙,开始寻找附近适合开电子零售店的地方。
七点过,便在大厦一公里外盘下了一间小家电零售店,开始彻夜改造。
第二天早上,陈学兵真的有了一个做电子零售的朋友,叫舒克。
舒克的真名当然不会叫舒克,是个学电机的工程师,姓张,叫张小江,不过他会宣称喜欢别人叫他舒克。
陈学兵小时候幻想过能和开飞机的舒克成为朋友,让舒克带着自己遨游世界。
马赫和舒克,这是他在这个奔忙的世界留下的一点梦幻和乐趣。
希望汪滔也会觉得这是一对梦幻般的朋友,从而激发他更多探索世界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