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会后安排 (第3/3页)
记者仿佛听到了长久的消音,只能无奈将话筒转向一个看起来比较沉稳的中年人。
“咳,我觉得,这是操作系统国产化的里程碑,作为中国人,陈进的事情让我痛心,咱们现在缺芯少屏,就应该从这个关键的进步出发,推动核心器件的自主研发.”
陈进的事情至今没有完全定性,记者听到中年人开始指点江山,赶紧转头找到了一个眉头深皱的青年重新采访。
“我觉得奇点做得不好!”
“哦?”记者总算听到了反面的声音,“怎么不好呢?”
青年有些愤愤:“诺基亚第一款搭载塞班的9210!五年前!卖咱们6250块!麒麟为什么卖3999?”
“明明做得比塞班好!为什么就卖3999?咱们中国人的东西,就这么不值钱吗?!”
“他卖这么便宜,以后谁还有动力搞研发?”
“记者同志你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记者:“.”
与此同时,陈学兵在楼上的一个房间和闻司长二人单独交谈。
“舆论上应该要控制。”
“民粹的声音不应该太强,我认为最好还是不要有。”
“请部里设置一下这次报道的议题,咱们应该着重技术性的讨论以及全世界科技合作的重要性,转移公众注意力,如果奇点手机预售情况比较好,那么可以转到中国高端市场的成长性上来。”
陈学兵一本正经诉说着担忧。
闻司长略带笑意地端着茶杯,明白他在说什么。
但也不是完全明白。
“你害怕奇点背上国产主义的帽子,不好走向海外市场?”
陈学兵沉吟一阵,还是点了点头:“今天我特意削弱了3G技术的具体讲解,比如信号穿墙,稳定性等等,我们上下行的信道比设置是3:7,这种条件上行速率还能大于200kbps,保障了15-30帧每秒的连续传输能力,没有发生卡顿,说明国产TD已经达到全面建设的基础标准,这些事咱们心里有数就行了,奇点展讯积极配合国产技术的建设,这是战略,从战术上,还是应该表示独立。”
闻司长缓缓点头,陷入思索,似是想起了什么,道:
“其实当初华为要卖给摩托罗拉,部里找华为约谈,任总也说过同样的话。”
“哦?”这倒是陈学兵不曾知道的。
“不过呢,他比较悲观,认为长期内我们还要依靠国际厂商的通信技术,发展自主标准的前提不能靠一两家公司和研究所,至少要进行十年的基础人才教育培养,十年树人。”
闻司长说着,笑了起来:“他说华为以后不管在哪里拓展市场,给中国人培养了一批技术基底和技术人才,已经功德无量了.刚才我还和他聊这事,问他想法改变没有。”
陈学兵也笑了:“他怎么回答你的?”
“他三句话不离你,说‘功德无量’这四个字,他担得起前半截,但后半截功德,现在看,怕是要落在你们奇点身上才能无量了。”
“呵呵。”陈学兵不置可否。
老子信了才有鬼,华为现在不知道在哪偷偷研究智能机呢。
他转而说道:“任总的观点没错,麒麟今天的发布会激起的热情和争论,恰恰证明了我们整个产业生态的薄弱和公众对自主和创新的极度渴求,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是从上到下的共识,是持续的投入,是耐心,更是一个能让奇点、华为、展讯这种公司,以及更多有潜力的创新者不必被国产主义绑架,又能堂堂正正依靠技术和产品实力参与全球竞争的环境。”
“环境…”闻司长咀嚼着这个词,笑道:“部里一直在推动,TD-SCDMA的扶持政策,对你们展讯的支持,都是努力的一部分,现在我们的营商环境是越来越好了,刚才我们还在讨论,几年以前我们根本都不敢想象,民营公司能在通信技术领域获得这么多支持当然,也是你们自己争气的结果。”
“明白。”陈学兵斩钉截铁:“麒麟手机只是开始,闪存、屏幕、电池、基带…我们会啃下硬骨头。”
“好吧。”闻司长双手拍着沙发扶手起身:“主流媒体的报道方向,我会跟部里汇报的,不过奇点的销量肯定不会差了,刚才王总说打算跟你谈30万台合约机,还准备开个先例,完全不限制你其他的销售渠道和定价。”
所谓两百万台,大家都知道是个噱头,高端机,还是绑定TD3G模块的手机,一个单一产品,能卖出一百万台就谢天谢地了。
莫说四千元的高端机,就是中低端手机,哪个厂商的百万销量不是数款产品支持起来的?
移动支持三十万台合约机,就是销冠的保证。
陈学兵却再次不置可否地笑道:
“晓得了,我一会跟他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