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系统性人才流失 (第2/3页)
一刹那,整个走廊都亮了一帧。
她低声道:“惠香姐,大公司管理规矩很严,你可别给他惹麻烦,要是做不好,还是来我公司给我当合伙人算了。”
“我才不要呢,我又不会卖电脑。”林惠香听到前面复旦硕士到处询问的声音,略带兴奋和傲娇道:“金融行业多好啊,我学财会,就是为金融而生的!等姐发达了,跳槽到外资投行当高管,给你拉海外投资!以后我们就是金融+IT,喋血双雄!”
林惠香还在做美梦,前面的求职者里已经冲出来了一个梳着油头的男人,拦住了张化桥。
“Jacky总!真的是您!我们见过!”男人惊喜地道:“我呀!美林证券的Vicent!您去年在陆家嘴论坛说A股四大制度性缺陷,我和您合过影”
“美林?”张化桥赶紧抬手隔住了他:“我们部门只要做过资产证券化的,有经验吗?”
男人连连点头:“我是投行部的!做过跨境并购顾问和美元债!”
“为什么没在美林干了?”
“额,受集团区域重组影响,原事业部门被整合了这个调整确实让我思考良多,我认为这正是长征信托经理岗位需要的经验!”
“简历给我看看吧。”
张化桥接过此人简历便喝了一声:“应聘的排好队,资格不够的就别浪费时间了,先回吧。”
金融界一向是现实的,通过高考虽然也能鱼跃龙门,但能通往这里的龙门,只有清华北大。
周围的人见别人拿到了机会,有些跃跃欲试,但自忖自己比不上外资投行出来的人,踌躇之下,一时也没人敢上前。
唯有一个戴着厚厚瓶底眼镜的男生鼓起勇气过来:“你好,Jacky总,我是浙大数学系博士研究生,本硕博都在浙大,专业是科学计算与工程仿真,我认为我的专业可以帮你们做金融数据的电脑模型分析,刚才有人通知只要本科QS100,我的学历条件.能不能达到贵司的要求?”
张化桥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不好意思,我们这次是金融、证券、财会专项招聘,暂时不招投资分析岗,没法给你破例,有合适岗位你再来吧。”
此时,陈学兵却皱了皱眉:“科学计算与工程仿真?毕业几年了?”
这个专业可是超高科技专业,做计算机风洞模拟那种,大飞机,火箭设计之类,更何况浙大的数学系博士,那是全国顶尖的数学人才了。
“两年。”博士答道。
“上海这么多高科技企业,为什么来这里应聘?”
“.上海居,大不易,我女朋友家里是本地的,要求结婚要在静安买房子,之前的工作,工资水平达不到,我听说长征的奖金很高.”
陈学兵听得叹了口气,看着熙熙攘攘的走廊道:“真是瞎胡闹啊.还有哪些985数理化硕士生以上毕业的?简历给我看看!”
周围忽然喧闹起来,讨论此人是谁。
张化桥立马拍了拍手:“这是我们集团董事长陈董!985数理化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简历交到我这里!”
龙门,今日鲜有于平地之间忽然开放,气氛一下热烈了。
“我!”
“我我我!”
一分钟之内,张化桥手里收到了7份简历。
陈学兵翻看了一下,便看到了光学工程(激光),光伏科学与工程,还有量子信息科学,生物医学这种前沿交叉学科的毕业生。
万分感慨。
这些都是各所大学花了无数实验经费培养出来的重点专业,他们的毕业生却与那些只会背西方经济学和哈里马科维茨的金融生同台竞技,而且在竞争占据着弱势。
次贷危机前夜的金融业虚假繁荣,带来的是系统性人才流失。
半小时后,展讯武平,阚治冬,任颖皆到达长征信托总经理办公室。
陈学兵正对着浙大的博士张怀和复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硕士何靖川俩人语重心长。
“你们都是佼佼者,要对得起学校的培养,面临的个人问题,我可以帮你们特殊解决,后续我们集团公司对科技人才的待遇也会大幅提高,你们到了深圳,要潜下心来搞技术,也要跟以往的同学宣传,中国的科技行业并非没有前景,那些有能力的朋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