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各方关注 (第1/3页)
张婉那封邮件的打印件还整整齐齐地摊在办公桌上,纸张在午后炽热阳光的照射下,墨迹微微泛白,像是被烈日晒褪了色的奖状,带着几分陈旧与无奈。陈风坐在办公椅上,目光只是淡淡地扫过那封信,却再也没看它第二眼。他反手就将手边的一个文件夹重重地扣了下去,不偏不倚地压住信件的一角,文件夹和纸张摩擦发出轻微的“嚓”声。接着,他又顺手从桌上拿起那杯已经喝剩的冰美式,随意地搁在了文件夹上面,冰美式杯壁上凝结的水珠缓缓滴落,咖啡渍正沿着提名函的边缘,如同一条蜿蜒的小蛇,慢慢地爬着。
“热度来了,凉水也得马上泼。”陈风猛地站起身,对着会议室里一圈围坐的人说道,他的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敲了敲,发出清脆的声响,“谁要是觉得自己快成国际巨星了,现在就可以去楼下打印店定做签名照,别在这里给我整些虚头巴脑的。”
阿飞刚张开嘴,想要反驳几句,话还没出口,就被身旁的小灵一记结实的手肘顶了回去,整个人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他揉着被顶疼的肋骨,委屈巴巴地说道:“我就想说……咱们至少该拍个团队宣传片吧,趁着现在热度高,宣传宣传多好。”
“拍你个头。”陈风没好气地把手机一推,手机在桌面上滑出一小段距离,“刚收到三封合作邀约,两家风投,一家跨国药企,那措辞说得天花乱坠,说要‘深度赋能’我们的‘情绪干预生态闭环’。翻译过来就是——拿钱,闭嘴,当他们的广告牌,懂不懂?”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了一瞬,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所以……我们不接?”小灵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犹豫。
“接。”陈风咧嘴笑了笑,那笑容里却透着一股别样的狠劲,“但得按咱们的节奏接。先查,再筛,最后——挑着回,可不能什么人的合作都往怀里揽。”
他话音刚落,张婉就“啪”地一声甩过来一份文件夹,封面上印着“茉莉花项目舆情简报(截至今日9:00)”几个醒目的大字。陈风伸手接过文件夹,随手翻开第一页,左边是满屏点赞转发的社交媒体热帖,评论里各种夸赞和惊叹,右边则是几条刺眼的标题,像针一样扎在眼里:《“温情科技”是伪科学的情感绑架》《异能应用不该沦为社区广场舞附庸》。
“骂得最凶的是‘理性之光’论坛的那个叫‘数据信徒’的ID。”张婉推了推眼镜,神色严肃,“发了七篇长文,从统计偏差讲到安慰剂效应,结论是——我们靠煽情骗奖,说我们这些数据都是造假的。”
阿飞忍不住嗤笑一声:“这人怕是连《最炫民族风》都没听过,就在这里瞎咧咧。”
“但他说的有些点,不能 ignoring(忽视)。”陈风用笔在文件上圈了几个关键词,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比如样本多样性不足、长期追踪缺失。咱们得回应,但不是跟他对骂,咱得拿出更有力的东西来。”
“那怎么回?”小灵眨巴着眼睛,一脸期待地问道。
“用数据打脸,用故事定调。”陈风猛地站起身,大步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刷刷写下三行字:
公开原始数据包(脱敏版)
发布居民口述纪录片片段
邀请第三方学术机构复核
“咱们不装高冷,也不跪着解释。”他转过身,眼神坚定,“就一句话:欢迎质疑,但请带论文来,别在这里空口无凭。”
小灵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我可以整理李奶奶、刘爷爷他们的访谈,配上生理数据波动图,做成科普短片,这样既生动又有说服力。”
“对。”陈风点点头,“温情不是软肋,是切入点。他们说我们不科学?那就用最硬的数据,讲最软的故事,让他们心服口服。”
阿飞忽然举手,脸上带着一丝狡黠:“那外面那些想‘合作’的,怎么应付?昨天有个穿高定西装的 guy(家伙)找我,那西装一看就价值不菲,他说只要我们挂名他们的‘心灵科技基金’,立马打五千万进来,还说这是对我们的信任。”
“你答应了?”陈风眯起眼睛,眼神里透露出一丝危险的气息。
“我说得先问队长。”阿飞缩了缩脖子,像只受惊的小鸟,“他还送了我一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