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靖康之耻49 (第3/3页)
理,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武将们打完仗后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军功赏赐是一个都不会少,但留下的烂摊子却都得由文官们来收拾,
想到这里,文臣们不禁哀叹连连,只觉得这担子实在是太重了。
李纲和赵鼎虽然也不能完全理解邵俊为何非要打这些蛮夷之地,可也没法阻止,
尽管邵俊在政事上通常给予他们很大的权力,可但凡邵俊执意要做的事,就没有人能够改变。
面对这样的局面,文官们别无选择,只能派遣官员去赴任。
为此,一向以冗官问题严重而闻名的大宋王朝,竟然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官员不够用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朝廷不得不紧急加开恩科取士,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补充官员的空缺。
可是,当人们得知中进士后可能会被派往蛮荒之地时,大多数文人士子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科考。
毕竟,谁愿意去那些鸟不拉屎的偏远地方?
民间甚至兴起了了弃文从武的热潮!
李纲和赵鼎看到这种情景,不禁深深地叹息。
他们心中多少能够理解这些文人士子的选择,毕竟蛮荒之地的生活条件实在是太艰苦。
同时,他们也不禁想起了那些已经被派往各地的官员们。
比如远在极北之地的张邦昌,身体忍受着严寒的折磨,每天被冻得跟孙子一样!
还有那个动不动就遭受海啸和火山喷发的岛国,不仅每日担惊受怕,还要与一群矮人矿奴打交道的李邦彦;
而远在戈壁大漠的孙傅,则肩负着替大宋看守国境的重任。
而这些人都是身负罪名之人,每个人身边都有锦衣卫如影随形地监视着,他们想死都绝非易事。
不仅如此,每年他们还必须完成朝廷规定的政绩任务,稍有差池,等待他们的便是生不如死的酷刑折磨。
对于这些罪臣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人权可言!
想到这里,李纲和他的同伴不禁浑身一颤,寒意从脊梁骨上涌起。
他们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行动起来,着手安排官员们前往各地赴任。
毕竟,在这种情况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少惹麻烦就尽量少惹麻烦,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