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7章 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17章 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 (第2/3页)

里满是坚定。

    谁也不愿失去飞鱼卫这份旁人眼红的差事。

    温禾看着眼前一个个仰着头的高大身影,嘴角几不可查地抽搐了一下。

    他严重怀疑,这些人是故意的。

    精锐嘛,虽然身高肯定高,而且身材还健硕。

    站在他们面前,温禾感觉自己似乎体会了一把拿破仑的感受。

    不过这情绪转瞬即逝,他沉声道.

    “既然有决心,就得有规矩!从今日起,你们每日晨起后、饭前,都给我高声背诵两句口号!”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一字一句地喊道.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赵勤第一个高声附和,声音里满是感激.

    温禾没追究他的失职,还让他继续执掌部队,这份恩情他记在心里。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温禾的第二句口号落下。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六百多道声音紧随其后,虽不算齐整,却透着一股刚被激起的血性,在操练场上久久回荡。

    “记住了!我会随时抽查,若是有人答不出来,军法处置!”

    温禾话锋一转,抛出一个更惊人的决定.

    “现在宣布,飞鱼卫暂时放弃热气球训练!”

    “啊?”

    全场哗然,士兵们脸上满是惊愕,连赵勤都傻眼了,连忙上前:“县伯,我等是飞鱼卫,不练热气球,练什么?”

    “啊什么!”

    温禾眼一瞪,威严尽显.

    “从今日起,所有人专攻体能、胆量和应变能力!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准碰热气球,违者军法从事!”

    这话带着不容置喙的权威.

    陛下默许他执掌飞鱼卫练兵事宜,他有这个权力。

    士兵们不敢怠慢,齐声应道:“诺!”

    温禾满意点头,随即下达了命令.

    “给你们半天时间,在这里建一座两丈高的高塔,塔旁挖一处一丈深、二十步长的水池,日落之前若是完不成,你们从哪来的,就回哪去!”

    所有人都懵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知道温禾要做什么。

    可没人敢犹豫.

    “都动起来!”

    赵勤第一个高喊着,然后只见这些士兵,纷纷朝着自己的营帐跑去。

    好在之前这个营地也都是他们自己修建的,那些工具也都在。

    没多久,所有人都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

    立政殿内。

    李世民斜倚在凭几上,手中捏着一份刚从禁苑递来的密报,目光却久久停留在密报末尾那两行不起眼的字上。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他指尖轻轻叩击着凭几,颌下的胡须被捋得整整齐齐,嘴角噙着一丝饶有兴致的笑意。

    高月连忙趋步上前,躬身聆听。

    待李世民将两句话缓缓念完,他那双总是带着几分温和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语气里满是夸张的赞叹。

    “哎哟,圣人啊!这两句话说得好啊!虽无半句文辞修饰,却比那些吟诗作赋的豪言壮语还要提气!老奴听着,都恨不得披上甲胄上战场拼杀一番了!”

    这话虽有奉承之意,却精准戳中了李世民的心思。

    他猛地直起身,眼中闪过征战多年的锐利。

    “说得好!军旅之事,本就该这般直白有力!将士们在战场上搏命,要的不是酸文假醋,是能攥在手里的底气,是能刻在心上的信念!”

    他抬手一拍桌案,高声吩咐。

    “笔墨伺候!”

    高月早已眼明手快地取来笔墨纸砚,将上好的宣纸细细铺在紫檀木桌案上。

    李世民挽起袖口,提笔蘸饱浓墨,手腕轻转间,两行龙飞凤舞的字迹便跃然纸上。

    笔锋时而刚劲如长枪挑刺,时而沉凝如重盾御敌,恰好将这两句话的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放下狼毫,李世民后退两步细细端详,心中暗自思忖。

    ‘这温禾,总能拿出些惊世骇俗的东西,如今又有这般直击人心的口号,想必是后世治军的精髓吧。’

    ‘有此奇才相助,大唐的江山何愁不稳?’

    想到此处,他脸上的笑意愈发浓重,对温禾亲自训练飞鱼卫的期待又多了几分。

    他却不知道,其实还有几句话。

    只不过温禾不敢说出来。

    “高月。”

    李世民转身吩咐。

    “将这字轴送往兵部,传朕旨意,令代国公李靖将此两句话传檄十六卫各部,让所有将士都记熟、念透!”

    “诺!”

    高月双手捧着字轴,小心翼翼地吹干墨迹,又取来锦盒装好,亲自带着两名小内侍快步出宫。

    他深知这两句话在陛下心中的分量,更不敢耽误片刻。

    毕竟能让陛下亲笔书写传檄全军的口号,纵观大唐开国以来,这还是头一遭。

    立政殿内,李世民负手走到窗前,望着宫外湛蓝的天空。

    “温禾啊温禾,你既然敢接手飞鱼卫的训练,又能说出这般话,朕倒要看看,你能给朕带来多大的惊喜。”

    半个时辰后,高月已抵达兵部衙署。

    此时李靖刚处理完十六卫的操练报备,正与兵部左侍郎段志玄商议北伐突厥的粮草筹备事宜。

    听闻陛下内侍亲至,二人连忙起身相迎。

    “代国公,樊国公。”

    高月躬身行礼,随即打开锦盒,取出那幅字轴。

    “陛下有旨,此乃高阳县伯温禾激励飞鱼卫之语,令国公传檄十六卫,务必让每营将士熟记于心。”

    李靖上前一步,双手接过字轴,展开细看。

    当“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八个字映入眼帘时。

    他那双历经沙场的眼睛骤然一亮,手指轻轻抚过字迹,口中喃喃重复。

    “好!好一个首战用我!好一个用我必胜!”

    段志玄也凑上前来,看清字迹后先是一愣,随即大笑道。

    “嘉颖,果然是个妙人!寻常文人写军歌,不是‘岂曰无衣’便是‘赳赳武夫’,他倒好,竟然如此直白,却偏偏让人听着热血沸腾!”

    李靖却没有笑,他望着字轴的眼神愈发凝重,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他从前不相信什么天命之说。

    纵观历史,为强者而得天下。

    可是自从温禾出现后,他却不得不相信了。

    生而知之者,降临于大唐。

    这不恰恰证明,天命在当今陛下吗?

    会州之战,若无温禾提前警示,只怕那颉利便要一路南下,直达长安。

    还有罗艺、李瑗等人。

    以及火药、手雷和热气球、贞观稻、曲辕犁,桩桩件件都是温禾带给大唐的。

    此等奇才,若非天命眷顾大唐,怎会恰逢其时地出现在陛下麾下?

    “志玄,此事关乎全军士气,你亲自督办,即刻拟文,快马传往十六卫各营。”

    “诺!”

    段志玄收起笑意,郑重领命。

    他虽性格爽朗,却也深知此事的重要性。

    陛下亲笔书写的口号,背后是对全军士气的期许。

    高月见事情办妥,又寒暄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李靖却捧着字轴久久伫立,直到段志玄将拟好的文书送来,他才回过神,指着字轴叮嘱。

    “在文书里加一句,各卫统领需亲自领诵,每日操练前必念三遍!”

    不过半日,这两句话,便像惊雷般炸响在十六卫的每一处军营。

    右武卫军营的操练场上,程知节正光着膀子,指挥将士们进行负重跑。

    他那标志性的络腮胡被汗水浸湿,贴在脸颊上,却丝毫不影响他声如洪钟的呵斥。

    “都跑快点!这点重量就喘成这样,要是颉利打过来,你们难道要抱着盔甲投降不成?”

    就在这时,参军捧着一份文书快步跑来,高声道。

    “宿国公!兵部急文!陛下有旨,传檄全军!”

    程知节不耐烦地挥手让将士们暂停,接过文书扫了几眼,当看到上面的内容时,他先是愣了愣,随即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

    “好!好小子!温小郎这两句话,说到老子心坎里去了!”

    他一把将文书揣进怀里,大步走到队列前,唾沫星子飞溅地喊道。

    “都给老子听好了!陛下传下两句口号,是咱们高阳县伯想出来的,都跟着老子念!”

    程知节的声音如同惊雷,震得将士们耳膜发颤。

    可将士们刚跟着念了一句,就被他打断。

    “没吃饭吗?声音再大些!咱们右武卫是什么?是陛下亲点的先锋营!要是连口号都喊不响,再来!”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这一次,数千将士的吼声如同山崩海啸,震得远处的旗帜都猎猎作响。

    程知节满意地点点头,指着队列最前方的几个年轻将士。

    “你们几个,把这两句话写在营门的旗杆上!以后每天操练前,都给老子喊十遍!谁要是喊得有气无力,就去跑五十里负重!”

    待将士们重新开始操练,参军凑上前来,小声道。

    “将军,这温县伯毕竟年轻,咱们这般重视,会不会……”

    “放你娘的屁!”

    程知节眼睛一瞪。

    “年纪轻怎么了?会州之战是谁出的主意?热气球是谁弄出来的?你小子要是能弄出这些东西,老子也天天把你挂在嘴边!”

    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

    “这两句话看着简单,却是治军的根本,平时不拼命练,战时就得丢命,打仗不敢争先,那还叫什么将士?温县伯这脑子,比咱们这些老骨头灵光多了!”

    主要是,之前那张复合弓,可还在他这呢。

    温禾也没有从他这里要回去,那定然是默认送给他了。

    他一直没机会还这个人情。

    今日便为他扬名了!

    与程知节的火爆不同,右武候卫军营的尉迟恭正坐在营帐里,反复摩挲着那份兵部文书。

    他脸上的络腮胡修剪得整整齐齐,眉头却微微皱着,似乎在琢磨着什么。

    “吴国公都在外面等着呢,您看什么时候领诵口号?”

    副将小心翼翼地问道。

    尉迟恭性子耿直,治军极严,将士们对他又敬又怕。

    尉迟恭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指着文书上的两句话,问道:“你觉得这两句话,说得如何?”

    副将连忙道:“陛下都亲笔书写了,自然是极好的!直白有力,能激励士气!”

    “好是好。”

    尉迟恭缓缓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沉吟。

    “可你想过没有,‘首战用我’这四个字,不是随便喊的,若是真有战事,首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