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第二十四枚勋章(月末求票) (第2/3页)
上,端起温开水咕咚咕咚喝了个干净。
缓了缓情绪后,老范接着道:“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能让我们少走多少弯路,节省多少时间和资源!这.这根本不是钱能衡量的!”
“你要这么说我是不是还要多收几分钱,问题是你们给得起么?”何雨柱揶揄道。
老范尴尬的一笑:“给不起!”
他坐在这个位置,很多事还是能猜到一些的,比如何雨柱当初护送那批学生和科学家回来后,西北进展急速,对外公布的时间其实是要晚几年的。
再比如,青岛港某港区莫名封港,接着海军水下项目突飞猛进。
大连港,舟山港,这是军事上的,还有民事上的,一桩桩一件件,如果真要细数,拿什么给?
“我也没打算要!”何雨柱笑着道。
老范却没笑,他紧紧盯着何雨柱:“柱子,你跟我说实话,搞这些东西你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海上那两艘船”
何雨柱摆摆手,打断了他:“老范,有些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东西怎么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现在在家里了。后面怎么把它们消化好、利用好,是你们的事。我这边的事我自己处理。”
老范看着他平静无波的脸,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
他了解何雨柱,不想说的,谁也撬不开他的嘴。
“总之谢谢。”老范最终只能再次郑重地道谢,他知道这两个字太轻,但此刻除了这个,他不知还能说什么。
“行了,一起去吃早饭吧,你肯定是饿着肚子来的。”
“好。”
出书房前,老范又停住脚步,回头道:“柱子,如果有人跟你不对付,你都可以找我。”
“任何人?”何雨柱笑了。
“你这人”老范无奈摇头,怎么可能是任何人,他还没狂到那个程度。
然后,他跟着何雨柱一起去了餐厅,老范离开后,何雨柱独自在书房里坐了一会儿,目光落在窗外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上,神情莫测。
过了片刻,他起身,拿起院中一杆白蜡木长枪,开始一招一式地演练起来,枪风呼啸,仿佛要将所有纷繁的思绪都搅碎在这晨风里。
小满知道他心里有事,就把孩子们都拘束在屋里,透过窗户看着他在外面舞枪,不过孩子们都没见过大伯(爷爷、外公)这么快的舞过枪,一个个兴奋的小手都拍得通红。
一个月后,一份加盖了“绝密”印章的订货清单,被西飞的机要通讯员送到了华高科总经理陆书怡的办公桌上。
清单上的项目明确而具体:七十套适配于新型战机的国产化航电系统核心处理模块、高速数据总线接口单元以及抗强电磁干扰的特种连接器组件。技术要求极高,交付时间倒是没卡那么紧。
陆书怡立刻意识到这份订单的分量,她召集了电子科技实验室和精工部门的负责人。
“这是一场硬仗。”陆书怡将订单要求投影在屏幕上,“标准很高,但我们必须保质完成。”
实验室负责人仔细看着参数,眉头微蹙:“陆总,这套系统和我们之前为‘十号工程’预研的架构兼容性很高,但部分接口协议和抗干扰指标要求更苛刻。我们需要对现有设计进行针对性强化,尤其是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周期不能缩短。”
精工负责人接着道:“对应的特种连接器和结构件,材料和处理工艺需要微调。我建议立刻成立联合攻关小组,两边同步推进,交叉验证。”
“可以。”陆书怡雷厉风行,“抽调各科室骨干,成立‘飞鹰’专项组,我亲自担任总协调。资源优先保障,遇到问题直接上报。目标是:半年内,拿出首批合格样品。”
华高科这座庞大的科研机器,再次为了航空高速运转起来。
几天后,宋厂长亲自给何雨柱打了个电话。
“老何啊,还有个事得麻烦你。”
“你个老小子什么时候这么客气了。”
“嘿嘿,别人都是求我办事,我是求你办事,所以对你是真要客气点。”
“说吧,什么事?”
“我们这边,需要引进一批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和服务器,主要用于.嗯,复杂的流体计算和结构仿真。听说你们黄河是AMD小型机和那个New-Vison在国内的重要代理商?”
何雨柱握着话筒,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一下,语气平淡:“是啊,老宋。怎么,你们敢用外面的系统?”
“华高科的达不到要求,那边的黄工让我找你。”
“哦,你那边确定了,采购流程能过?”
“确定了,采购流程我自己想办法,另外,别人不了解你,我还不了解你么,你敢用的自然就是安全的。”
“别,这话你可别乱说,我可担不起!”何雨柱道。
“那我郑重的问一下,老何,这东西,安全性方面.靠谱么?”
“你既然这么问了,那我也不糊弄你,别人用的靠不靠谱我不知道,给你用的肯定靠谱。”
“真的?”
“你刚刚还说了解我,这才几句话的功夫,怎么,把自己说的吃回去了?”何雨柱调侃道。
“价钱呢?”
“成本价加运费,够朋友吧?
“太好了!缺的就是钱!”
何雨柱想了想又问:“你们就没点特别的需求,比如需要某些非标准的驱动或者运行库,我们的技术团队也能提供‘深度定制’服务,确保系统和你们的应用环境完美契合。”
“不是,你这么专业的么?”
“我学过啊!”何雨柱道。
“额,这你也学过?”
“你以为我就是个土大款?”
“好吧,具体要求我会让人送给你,不过”
“放心吧,大不了弄零件回来,让人上门,你们看着调试,总行了吧?”
宋厂长在电话那头明显松了一口气:“太好了!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那就这么定了,我马上让人走采购流程!”
“顺便提醒你一句,外面的工业设计软件,你们最好不要用。”
“行,我知道了,兄弟单位我也会提醒一下。”
“那就这样吧。”
何雨柱的生活似乎重归平静,每日里不是逗弄孙辈,便是与老方、老赵或是新回来的洪浪手谈一局,偶尔过问集团大事,细节则全然放手。
过了一段时间老范又来了一趟,不过是找到的老方,俩老头嘀嘀咕咕了好久,然后老方就消失了一阵子。
一日,老范与老方联袂而来,神色不似往常。
三人照例在何雨柱书房落座,小满奉上茶后便掩门离去。
老范抿了口茶,放下茶杯,沉吟着开口:“柱子,上面准备解密一些东西?”
何雨柱拈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他,没接话。
老方接过话头,语气带着一种难得的庄重:“‘两弹一星’功臣,要正式评定、表彰了。这是大事,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些埋名隐姓几十年的老家伙们,该得到他们应得的荣誉了。”
何雨柱缓缓放下茶杯,目光扫过两位老友:“这是好事,没有他们,腰杆子挺不直。”
老范盯着何雨柱,语气变得极为认真:“柱子,我跟老方商量了,觉得这里头,该有你一个。”
书房里霎时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鸽哨声。
何雨柱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失笑摇头:“老范,方叔,你们糊涂了?我何雨柱是什么人?一个商人,运气好些的商人罢了。这种荣誉,是给那些隐姓埋名、在大漠戈壁耗尽心血的科学大家的。这话以后千万别再提,传出去让人笑掉大牙,我自己脸上也挂不住。”
老范方眉头一竖,就要反驳,老方抬手止住他,目光依旧锁定何雨柱:“柱子,别人不知道你干了啥,我还不知道么?是,你不是科学家,没在试验场算过公式、熬过通宵、吃过沙子。但有些事,功劳簿上不写,不代表它不存在。别的先不说,当年.”
“方叔,不都说了不提了么?”
“不行,必须要提,现在都解密了,有什么不能提的。这些年,你通过黄河,通过华高科,明里暗里支援了多少项目,提供了多少外面弄不来的东西、解决了多少技术瓶颈?要个功勋怎么了,这是你应得的!”老方沉声道。
“提有用么?”何雨柱摇头。
“怎么没用,那边也是有档案的,还有参与的人还在。”
何雨柱没有回话。
老范忍不住插话,语气激动:“柱子,这不是争,这是你应得的,是还原历史!是告诉后人,除了台前的英雄,还有人在背后默默支撑!你以为我们是为了你个人?我们是觉得,这段历史,不该被埋没!”
何雨柱拿起茶壶给两人续上水,可他的手是在抖的,谁也不想一辈子在做幕后英雄,可是.
“方叔,老范,”他再次开口,“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可我不能站在台前,真把我推到那个位置,对谁都没好处。”
老范长长叹了口气,身子向后靠进沙发里:“你小子总是有你的道理。”
老方也像泄了气的皮球,嘟囔道:“就知道说不通你”
何雨柱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举了举茶杯:“喝茶。这事翻篇了。”
然而,这事怎么可能翻篇呢。
两老头可没放弃。
他们开始找一些当年的亲历者、知情人,以写回忆录、提供史料等方式,在不触及核心机密的前提下,侧面印证何雨柱在那些峥嵘岁月中起到的作用。
然而,这个过程远比他们想象的艰难。
岁月流逝,许多当年的关键联系人已经故去。
健在的,由于没接触过何雨柱,无从写起,或者根本就不了解内情。
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失望。
但他们没有放弃。
老范通过仍在体系内的关系,尝试调阅一些已过解密期的外围档案,希望能找到蛛丝马迹。
老方则是根据记忆继续寻找,比如当初给何雨柱送军装和军衔的,比如当初送何雨柱离开沙漠的,比如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数月的奔波,他们终于找到几位当年曾间接参与接收材料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