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环太平洋首播 (第1/3页)
看江一锋有了安排,孟梓义没再纠结。
不过她的小嘴还是停不下来。
她又问道:“为什么给那扎表嫂拍戏,要等到明年?”
这些表嫂里,孟梓义最喜欢的就是景恬和那扎。
景恬是性情相似,两人能聊到一起;那扎是孟梓义的偶像,她最初看创造101时,代入的就是那扎。
江一锋解释道:“下半年我要拍环太平洋第二季,还要策划综艺,再加上公司到上市的冲刺阶段了,事情也比较多。
只能明年再拍。”
特效团队一旦养起来,就不能停工,不然员工都得饿肚子。
虽然环太平洋第一季播出后,异兽特效公司在国内能有一定知名度,但是此时的风气还是迷信国外。
大投资的电影肯定找国外做特效,比如乌儿扇的画皮2,找的就是珐国的特效团队。
小投资的特效,又赚不到什么钱。
现在国内电影市场还是不够大。
所以江一锋还是要继续开工,拍摄环太平洋第二季,把特效团队养起来。
看江一锋提到了环太平洋,孟梓义立即从背包里拿出一本漫画,献宝似的说道:“你看!环太平洋的漫画书,昨天开售后,我去排队买的!”
做环太平洋的IP,江一锋是认真的。
不仅有电视剧开播,还有漫画出版,后续还会把漫画动画化,并找人写一些同人。
等锋行传媒上市之后,江一锋还会跟搜弧游戏合作,成立一家新的游戏公司,开发环太平洋的游戏。
江一锋版本的环太平洋,有机甲,也有山海经异兽,还有黑洞另一边的山海经世界,以及由异兽带来的各种超能力,甚至是赛博机械改造,可以创造的内容是很多的。
而且无论是机甲还是超能力,又或者是后续的赛博肢体,都必须遵循山海经异兽的特征。
其优点缺点,强弱变化和克制关系,以及各种特色能力,全部跟异兽相关。
这个底层规则提高了创作难度,但也完善了世界设定,有利于各种同人作品的衍生。
在前世,环太平洋电影在商业上并不算成功,第一部投资1.9亿米金,全球票房4.1亿米元,其中华国内地票房1.12亿米元。
纯以票房来说,环太平洋亏损了8000万米金。
续集是比较难产的。
但是万达电影收购了传奇影业,推动了续集的制作。
结果就是环太平洋第二部表现更差。
第一部在北米还有1个亿米金的票房,第二部就只有2800万了,亏损幅度更大。
但江一锋依旧选择做环太平洋这个项目,是因为这个项目有潜力。
虽然环太平洋在北米的表现不尽人意,但在欧洲、东瀛等地的市场,表现一直很稳定。
两部环太平洋电影,在除华国和北米以外的国家和地区,都能拿到2亿米金左右的票房。
这说明大家对机甲大战怪兽的题材是感兴趣的。
只是环太平洋的IP没有做好,在没有什么铺垫的情况下,直接硬上大电影,投资金额还很高,失败也是正常的。
像江一锋这样,先拍两季网剧,出版漫画和同人,积攒了一定的粉丝后,再启动大电影的拍摄,成功的概率更大。
江一锋看着孟梓义手里的漫画,问道:“环太平洋讲的是机甲和山海经异兽的故事,你一个女孩子,会喜欢吗?”
孟梓义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喜欢,这本漫画的主角是司藤,是个女人,我超级有代入感的好不好!
男主角秦风虽然缺少个性,但是个温柔的大暖男,跟司藤的互动很有爱,也挺有意思的。”
听到孟梓义的感受,江一锋点了点头,看来环太平洋也有女性市场。
孟梓义又问道:“漫画的销量好吗?听说这次是7种语言一起发售。”
“昨天才开售的,具体数据我还没看,应该是可以的。”江一锋说道:“我的要求也不高,IP培养要慢慢来。”
江一锋对环太平洋的要求,是稳住泛亚地区的市场,在欧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至于北米,那就是看运气了。
环太平洋漫画的海外出版,都交给了“作家咖啡厅”来运作。
这家出版社依靠“五十度灰系列”的大卖,现在已经发展成澳洲最大的出版社之一,在海外有广泛的合作渠道。
车子开到了钓鱼台七号院,江一锋坐电梯回到家里时,就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