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2章 芳华延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72章 芳华延后 (第1/3页)

    4月12号,天公作美,下起了绵绵细雨。

    江一锋扮演的江宁,一脸胡子拉碴,一副颓废而虚弱的样子,走在了雨中。

    自从神经损伤之后,这位兵王就隐居在这个小镇里。

    说是隐居,其实是逃避。

    这阴沉的天空和连绵的细雨,就像是他的心情一样,阴暗潮湿。

    第一个镜头拍完,江一锋来到机位前回看,然后就摇头:“拉瑞,你这光线太过生活化了。

    我之前就说过,我要的是冷系色调,构图的视角要窄,要拍出压抑和颓废的感觉。”

    疾速追杀的摄影师,是华裔摄影师拉瑞-方。

    他成名于经典美剧“迷失”,后续担任过“斯巴达三百勇士”、“惊天魔盗团”以及“金刚骷髅岛”等多部电影的摄影师,能力还是很强的。

    所以想法会比较多。

    听到江一锋的话,他解释道:“如果按照你的要求来拍,会给人一种失真的感觉。

    虽然情绪能够加强,但是画面的真实感会减弱。”

    江一锋说道:“你按照我的要求来做就行,最好的摄影师是没有存在感的。”

    这话一出,拉瑞-方立即就闭嘴,按照江一锋的要求执行了。

    对江一锋来说,他很清楚的知道疾速追杀是一部商业片。

    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因素,就是网文里常用的扮猪吃老虎套路,装逼打脸一路爽爽爽。

    所以前面一段剧情要拍得压抑一些,稍微压一压观众的情绪,后面为狗复仇,情绪爆发才能一气呵成。

    至于真实性这方面,不在江一锋考虑的第一选项里。

    未来有些观众总结疾速追杀的成功,喜欢说这部电影成功于动作和枪战的真实性,杀不死的会补枪,打斗也不酷炫,但符合杀手人设,所以显得很真实,观众代入感强。

    殊不知疾速追杀系列,最真实的就是第一部。

    第一部之所以“真实”,是因为投资太低。

    2000万的小制作,根本负担不起多余的想法,基努里维斯年纪大了也打不动,动作戏只能“真实”。

    在原版第一部的结局处,主角跟黑帮老大进行了一场肉搏战,那难看的动作戏都有人吹,甚至有影视区大up主说疾速追杀剧组降低身段去找袁和平学习动作,这降低身段用得,实在是无力吐槽。

    更不用说原版电影里有很多生硬的剧情杀,嘿帮有多次机会杀死男主,甚至都抓住男主了,就是不杀他。

    男主能杀嘿帮老大,也不杀,最后害死多次拯救自己的好友。

    这些失败之处,都体现在了疾速追杀的票房上。

    疾速追杀第一部的全球票房,仅有8600万米元,同类型的飓风营救,全球票房2.26亿米元。

    同期的王牌特工,全球票房4.14亿米元。

    观众去电影院看电影,第一需求是娱乐,没人去追求真实,所以越真实票房越低。

    原版疾速追杀制作方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在后续系列的制作上,他们不断融入各种动作戏,设计动作长镜头,冷热兵器融合,让节奏更快、暴力美学更爽。

    一部比一部更失真,但票房却越来越高。

    到了疾速追杀第三部,各种飞刀大战、图书馆打斗,枪械的戏份都变少了,米国媒体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就是一部“充满暴力元素的电子游戏”,“单纯的供人逃离现实的娱乐片”。

    这种评价当然不高,但疾速追杀第三部票房才算爆了,达到3.27亿米金,系列IP才真正的确立。

    这就是电影市场,观众会用钱投票,选择他们喜欢看的。

    江一锋身在华国,有更好的动作戏基础,身体素质也变态,能打得更漂亮,那当然是学习疾速追杀好的地方,再加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