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66章 学生孔宣,恭迎校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66章 学生孔宣,恭迎校长! (第1/3页)

    “其一,耗费何其巨大?舰队维护、粮草辎重、军士赏赐、抚恤,每一项都是天文数字!如今国库虽因新政稍有盈余,但支撑东征倭国,恐怕力有未逮,一旦国库空虚,则国内诸多新政、建设必将停滞,甚至引发动荡!

    其二,劳师远征,风险难测!海上风浪无常,倭国地形复杂,民风彪悍,若战事迁延日久,或遇挫败,则前功尽弃,损兵折将,动摇国本!

    其三,即便战胜,如何治理?倭国与我大奉语言不通,文化迥异,若要长期占领,需派驻大量官员、军队,其所耗钱粮,恐将成为朝廷长久之沉重负担!臣以为,当慎之又慎!”

    吏部尚书王奎也沉吟着开口道:“陛下,陈尚书所虑,不无道理。若贸然兴灭国之兵,恐在周边藩属及南洋诸国间,引起非议,开海禁后商贸往来怎么办。再者,林都督虽才干卓著,但毕竟年轻,灭国之战,牵扯极广,是否需要派遣更为老成持重、熟悉倭国情势之重臣一同前往,更为稳妥?”

    六科给事中邬思辨则目光锐利:“陛下,威国公平定倭患,功莫大焉。然,东征之议,确需斟酌。臣有三虑:一者,林都督已位极人臣,手握重兵,若再立下灭国之功,赏无可赏,封无可封,恐非朝廷之福,易使功臣骄矜,亦易招致物议;

    二者,奏报中言欲‘先行准备,伺机而动’,此近乎先斩后奏,有违朝廷体制,若纵容此风,日后边帅皆效仿之,则朝廷威信何在?

    三者,国力虽强,然内部新政未稳。臣以为,当令林都督先行肃清残倭,安抚地方,东征之事,容朝廷详细商议,派遣使者探查倭国虚实后,再行定夺不迟。”

    几位重臣你一言我一语,赞成者慷慨激昂,反对者理由充分,御书房内顿时争论不休。太子任泽鹏看着争论的众人,又看向沉吟不语的父皇,心中也为自己的老师捏了一把汗。林师这想法,实在是太过于骇人听闻了。

    任天鼎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