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4章 匈奴祭天金人!【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4章 匈奴祭天金人!【求月票】 (第2/3页)

火,将他踢了出去。

    同样被踢出去的还有吴起:不为母亲守孝是为不孝,杀妻求将是为不仁,换过三任主公是为不忠。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之人,怎么配享受我大宋的香火呢?踢了踢了!

    另外被誉为兵仙的韩信,在赵匡胤看来有谋逆之心,而且还对君王不够尊敬,同样剥夺了在武庙享受香火的资格……话说没有兵仙的武庙,那还是武庙吗?

    有人去就有人来,赵匡胤踢完人,又新增了管仲、范蠡和郭子仪三人加入十哲行列,世代享受香火。

    从这个阵容来说,踢出去的白起、吴起和韩信,显然更能打一些。

    至于十哲后面侍立的六十四将,关羽、张飞、邓艾、杜预、孙膑、廉颇等将领,也因品德问题,被赵匡胤踢出了武庙。

    老赵一口气踢出了二十二位名将,还立下规矩不得增减。但赵佶上位后,这家伙直接把武将名单又换回了唐末时期,将赵匡胤的规矩踩在了脚下。

    南宋时期,旧党又开始折腾武庙,有污点的一律踢出去,最后连赵充国都被拉出来充十哲的门面了……假如把踢出去的武将组队PK,估计能把十哲打得满地找牙。

    明朝时期,取消武庙,文庙一家独大,武庙和十哲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很多现代人甚至都不知道武成王就是姜子牙,还在网上煞有介事的分析姜子牙没有入选武庙十哲的原因,讽刺感十足。

    走进武成王殿,里面的布置跟文宣王殿一样,只有姜子牙一人的神像,没有十哲,也没有六十四将或七十二将。

    大殿正中央伫立着姜子牙的神像,他一手执令旗,一手捧兵书,要不是一身戎装,看起来跟隔壁的孔子没多少区别。

    武媚娘说道:

    “孔夫子执剑,姜太公捧书,爷爷做的神像真的很不一般呢。”

    周易拿着抹布将供桌擦干净,将准备好的水果供品一一摆上:

    “爷爷觉得华夏子孙,理应文武双全,不能有所偏颇……下次让赵煦也来拜一拜,把大宋将领的地位往上提一提。”

    摆好供品,两人执香拜了姜子牙,祈祷定襄北之战一切顺利。

    结束后,武媚娘问道:

    “仙长,此战能抓到匈奴单于伊稚斜吗?”

    周易摇了摇头:

    “这不重要,匈奴的国运挺强的,就算抓到伊稚斜,匈奴那边也会迅速推出新的单于,得想办法打断他们的脊梁,这才是最重要的。”

    武媚娘说道:

    “文宣王殿来了华夏文化两座巅峰,不知武成王殿会来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妾身挺期待的。”

    这话还真把周易问住了。

    按说应该来的是武将,但爷爷做的神像是捧书造型,也就是文武双全之人,这范围一下子就小了,不过也有选择。

    比如岳飞,武能打得金兵躲到开封城不敢应战,文能写出《满江红》这类传世佳作。

    还有辛弃疾,身为一员猛将,冲入金兵大营掳走叛徒如探囊取物,无聊时写的牢骚之语,居然也成了中学生必背诗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