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7章 匈奴祭天金人(×)武成王殿踏板(√)【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7章 匈奴祭天金人(×)武成王殿踏板(√)【求月票】 (第1/3页)

    大家围着匈奴金人左看右看,发现金人后背上刻着一行行隶书小字,记载着定襄北大胜的经过,还有李沮苏建等人的名字。

    文字最后,写着【元朔六年,三月十二,进奉匈奴祭天金人于混元宫】的内容。

    从文物的角度来说,这尊祭天金人绝对能在世界青铜器历史上排到前列,同时还能丰富史料的研究,只是关于战争的描述跟当今世界的历史描述有出入。

    周易抬起手,刚要抚摸一下,给这件青铜器赋予时光的洗礼,武媚娘突然说道:

    “照儿妹妹还没来,等她来了再施法吧,正好一起做个见证。”

    周易点点头,还没来得及说话,一身道袍的李清照就从文宣王殿中走了出来,手中还提着一只嘎嘎叫的大鹅。

    见大家都在看自己,第一才女略略有些不好意思:

    “上次公孙妹妹说铁锅炖大鹅可好吃了,我便买了一只,让仙长做给我尝尝,要是好吃,等师公回来我就下厨,让师公给铁锅炖大鹅增加一些文艺气息。”

    周易:“……”

    嘴馋就明说,别拿大苏当挡箭牌,不过大苏要是写一首《念奴娇·炖大鹅》,应该也颇有趣味。

    他好奇的问道:

    “你师公要回来了?”

    自己还没跟赵煦提这一茬呢,咋听才女这口气,好像很笃定的样子?

    赵煦说道:

    “昨日朝堂上,我已下诏让苏轼回来了,担任封丘县尉,从九品的小官……我看他的生平跌宕起伏的,就以从九品的官身作为终点吧。”

    这话的意思很简单,以后苏东坡不会被起用,不会得到升迁,这个从九品的官身会伴随他余生……赵煦不喜欢苏轼,要不是跟李清照牵扯上关系,苏轼大概率会在海南岛孤独终老,直至身亡。

    历史上,苏轼临死前遇到赵佶登基大赦天下,才被提成了七品的朝奉郎,相对来说,从九品的县尉更安稳一些,可以写写诗词尝尝美食,挺好的。

    这会儿人已经来齐,周易把手放在了祭天金人上。

    这尊金灿灿的金人瞬间变得暗淡起来,接着由金色变成了铜绿色,不少部位还有铜锈。

    两千一百多年的光阴加持上去,整尊金人立马变得很“可刑”。

    大家看着这神奇的一幕,觉得增加了铜绿的金人看上去古朴了很多,公孙大娘掏出手机拍了张照片,打算回去了激励一下李隆基。

    霍去病问道:

    “师尊,此物放在哪里比较合适?”

    周易环顾一周,发现武成王殿门外的地面不太平整,有一处沟壑还没填上,便打算将那条沟再挖一挖,将匈奴金人填进去,让所有进出武成王殿的人轮番践踏。

    虽然造型很古朴,但毕竟是匈奴人的信仰图腾,该践踏就得践踏,这样才能更快的降低匈奴国运。

    李清照问道:

    “匈奴之后是鲜卑,鲜卑好像也有类似的祭天之物,到时候也挖坑埋起来吗?”

    周易点了点头:

    “对,外族的东西要么毁掉,要么埋起来被反复践踏,决不能放在这里享受香火。”

    祭天金人至少有一吨重,几人试了试,根本无法徒手搬运,周易说道:

    “我先做饭,吃了早餐到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