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第1/3页)
民国三十二年四月九日,夜已深沉,万籁俱寂中唯有“亚细亚”号特快列车在铁轨上疾驰。煤水车厢内,程墨白如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煤堆与车厢壁那狭窄逼仄的夹缝之中。车窗外,暴雪如一头凶猛的野兽肆虐咆哮,狂风裹挟着雪片,疯狂地拍打着车窗,发出令人胆寒的声响。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似密集的鼓点,将程墨白急促的呼吸声完美掩盖。
突然,在这黑暗寂静的煤堆深处,传来三声间隔规律的敲击声,那声音在寂静的车厢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召唤——这正是东北抗联在伪满铁路线上使用的神秘联络暗号。
程墨白瞬间警觉,他的手指迅速而准确地回以两长一短的敲击,那节奏,是去年在哈尔滨与抗联战友们约定的独特应答方式。随着这敲击声,煤堆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缓缓分开,露出一张沾满煤灰的年轻面孔。那人左眼戴着黑色眼罩,宛如黑夜中的独行侠,右眼则如鹰隼般警惕地打量着程墨白,眼神中透着一种历经生死的沧桑与警觉。
“天寒红叶落。”独眼战士压低声音,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从地底传来。
“地冻马蹄轻。”程墨白毫不犹豫地对出下句,这是去年冬天抗联杨靖宇将军亲自拟定的接头诗,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抗联战士们的热血与信念。
战士的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但他的警惕并未有丝毫放松,继续问道:“哈尔滨的雪,落在谁家屋檐?”
“落在松花江第三道湾的渔船上。”程墨白解开衣领,露出锁骨下方那道醒目的伤疤,那是他为了模仿抗联战士特有的冻伤疤痕,用硝酸银腐蚀而成,每一道痕迹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战士突然出手,如闪电般抓住程墨白的手腕,拇指精准地按在他虎口的茧子上——那是长期使用毛瑟手枪留下的独特痕迹,如同战士们的勋章,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