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第2/3页)
中飘荡,歌声并不整齐,有人嗓音嘶哑,有人低声哽咽。程墨白注意到,站在队列第三排的少年“No.28“,他的右手小指缺了一截,断口处仍缠着纱布,渗出的血迹染红了袖口。他的嘴唇机械地开合,却发不出声音,只有喉咙里传出低沉的嗡鸣,像是某种电子设备的残余电流声。
张小山的墓碑面朝大海,碑文简洁而沉重:“这里长眠着一个儿子,一个同学,一个复仇者。1929.12.13-1947.6.10”。日期下方的弹孔里,插着一支干枯的樱花,仿佛是他生命的最后印记,在风中轻轻摇曳。
墓碑由长崎特产的玄武岩雕刻而成,石料上天然形成的细密气孔在海风中发出低沉的呜咽,碑文“复仇者“三字的刻痕最深,每一笔都带着明显的震颤,像是刻字人强忍着巨大的悲痛。日期“1929.12.13“中的“12“字略微歪斜,与后面工整的“13“形成对比,表示刻字者情绪突然波动的证明。
弹孔内壁光滑异常,呈现出高温熔融后重新凝固的玻璃化特征,那支干枯的樱花枝条上,树皮已经剥落,露出下面七道平行的刻痕,每道间隔正好一厘米,是标准的实验室计量标记。花瓣虽然枯萎,但花蕊处仍残留着微量放射性同位素,在盖革计数器下会发出规律的咔嗒声。
海风掠过时,墓碑底部细小的沙粒开始有规律地跳动,凑近观察会发现,这些“沙粒“实则是微型金属球,表面刻着与张小山体内植入物相同的编码序列。当风速达到每秒5米时,这些金属球会在石碑表面排列出短暂的莫尔斯电码:“记住南京“。
在墓碑背面的最下方,有一处用匕首新刻的痕迹,线条细得几乎难以察觉,这是程墨白昨夜留下的标记,一个等边三角形,中心点着一颗五角星。这个符号在松本实验室的档案中,代表着“最终样本已回收“。插着樱花的弹孔正下方,三粒呈直线排列的金属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