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壹拾一章 (第2/3页)
程墨白注意到“二十八号”李阿福的左手小指缺了一截,正是当年陈默的伤口特征,伤口处涂着蓝色药膏,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那一刻,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有欣慰,有悲痛,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轮船鸣笛时,一个戴鸭舌帽的男子悄悄塞给程墨白信封。信封的邮戳是长崎,但纸张的纤维分析显示产自美国。
里面是一本1950年的中国日历,6月25日那天画着红圈,旁边写着:“纽约见”。日历上的红圈是用特殊墨水画的,遇热会变成蓝色。
鸭舌帽男子转身时,程墨白瞥见他后颈有个条形码纹身,样式与林曼婷的胎记一模一样,程墨白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知道,新的战斗即将打响。
夕阳西下时,程墨白和林雪站在海边。松本日记的副本被装入铅盒,缓缓沉入张小山遇难的海域,铅盒里除了日记副本,还有一小瓶南京的泥土和一朵干枯的栀子花,那铅盒仿佛是他们与过去的一场告别。
林雪的婚纱头巾被海风吹起,露出下面已经完全愈合的条形码疤痕,那疤痕仿佛是她曾经遭受的苦难与折磨的见证。
疤痕在夕阳照射下呈现出淡金色,是解毒剂完全生效的标志。海浪拍打的礁石上,刻着张小山和陈默的名字,字迹还很新。
“该开始新的战斗了。”程墨白紧紧握住妻子的手,两人无名指上的戒指在夕阳下交相辉映,仿佛是他们爱情的誓言与使命的象征。
远处的海平线上,1950年的第一缕曙光仿佛已经刺破云层,那曙光带着希望与力量,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两人的戒指内圈新刻着“1950.6.25“这个日期,是用松本实验室的钻石刻刀刻的,程墨白的西装口袋里装着那张纽约时报的校样,已经折成了纸飞机形状。
林雪的和服腰带里缝着一张船票,目的地是旧金山。
1950年7月8日,纽约港第42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