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资金见底,浙商晚宴 (第1/3页)
[财研网收盘简报]:7月3日,A股开门三连阳,上证指数现收3088.37点,涨幅0.92%,深证成指现收12258.79,涨幅2.41%,领涨板块为房地产、有色金属、煤炭、化工。
于2008年9月16日暂时停止的IPO重新启动,次贷危机过后的首只上市股票“桂林三金”并未直接造成市场资金流动性枯竭,但仍需关注资金方面问题。
发出7月3号的收盘简报后,坐在自己办公位的张扬开始挖掘指数上涨的逻辑。
7月三连阳,肯定不是单纯图吉利,而是有底层逻辑支撑的。
前两天陪父母和妹妹游玩沪都,再加上何婧的事情,他并没有时间整理市场消息面。
经过半小时的搜索,重要数据和信息呈现在眼前。
1,7月1号,国家公布了6月制造业PMI数据,数值为53.2%,连续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站到了枯荣线上面。
2,因受数量型货币政策影响,美元持续贬值,促使全球资金流入大宗商品市场,7月1号,伦敦金属交易所金属价格大幅上涨,并带动全球上涨。
3,7月2号,受收储政策和消费回暖推动,全国猪粮比价重回6比1盈亏平衡点,生猪价格企稳回升。
4,7月2号,根据燕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6月27日期房住宅签约套数为767套,相比09年期房日均签约量上涨105.63%,相比08年日均签约量上涨222.23%,签约面积为82975平米。
5,7月2号,国家印发《家电以旧换新实施办法》,明确9个试点省市消费者购买新家电可享受10%补贴,上限400元/台。
……
8,美国《紧急经济稳定法案》通过,通过债务置换,救助AIG、花旗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防止“大而不能倒”风险扩散。
9,7月3号,受全球经济复苏预期推动,国际油价突破70美元/桶,较年初涨幅超50%。
10,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持续发力,六月新增1.53万亿元信用贷款,2009年上半年,华国新增信贷规模达7.3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短短两天半的时间,资本市场就重磅不断。
张扬看着整理出来的文档内容,若有所思道:“6月PMI数据是53.2%,连续四个月站在了50枯荣线上方,六月新增1.53万亿元信贷,比5月多出了8000多万,打破了市场对收紧信贷的担忧。”
“还有燕京房地产销量超预期,与全国猪粮比价重回6比1盈亏平衡点,这四件事都在说明,华国经济处于持续复苏阶段。”
这四条利好消息分别对应了制造业、金融、房地产和农业,都是这三天推动指数上涨的板块。
特别是“六月新增1.53万亿元信贷”这则消息,可以说给市场喂了颗定心丸。
要知道信贷资金在三月份时,就达到了1.89万亿,但到了四月和五月,信贷规模骤降至5918万和6648万,当时市场就担心信贷规模会持续收缩。
但六月周川主持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又提到,央行会坚持适度宽松政策,进一步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努力发展消费信贷。
可能很多人觉得,会议只是走走过场,然而六月信贷数据公布,央行确实说到做到。
信贷没有萎缩,而是大幅增长,这无疑是经济正在快速复苏的最好证明。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普通人的第一次创业,亦或者说未上市企业需要资金扩展业务,大概率需要向银行借款,这就是信贷资金。
那什么时候普通人、企业会集中创业和扩展业务?
七个字,有利可图的时候。
就像是八九十年代的经商潮,有头脑的普通商人与企业都在拼命借钱,扩大自己的产业规模,让利润奔跑起来。
简单来说就是,经济扩张的时候,信贷资金规模会同步扩张,但如果经济收缩,大家都节衣缩食,消费力降低,企业自然不可能借钱扩张产能,大多数普通人也不会傻到借钱创业。
“看来七月三连阳,底层上涨逻辑是信贷资金大幅增长带来的经济复苏预期,并不是市场资金流动性问题得到改善。”
张扬总结道。
虽说他是重生者,拥有宏观记忆锚点,但他同样是变数,如果过度依赖前世记忆,很有可能会遭遇滑铁卢事件。
找寻出股价上涨的支撑,他并没有藏私,而是通过财研网的深度财经频道发出,这是VIP会员才能浏览的频道。
不过财研网注册就送30天网站会员,现在深度财经频道也相当于免费频道。
随着张扬整理上传,浏览量飙升的同时,评论也在刷出。
[孤独的美食家]:没想到六月信贷资金飙升这么多,PMI数据也连续四个月站在枯荣线上,怪不得A股能连涨三天。
[圣堂牧马人]:这样看来的话,市场资金流动性问题还需要持续关注,毕竟A股目前单日成交量不足三千亿。
[风清扬]:十月创业板设立,放宽上市条件,可能是A股下跌的伏笔,我感觉“指数牛”就是有资金在死要面子。
[一点浩然气]:不是死要面子,而是必须要维护场子平稳运行,如果这时候暴跌的话,散户情绪一崩溃,好不容易拉到3000点的股市能直接下跌到2000点。
张扬看着评论区散户评论刷出,里面有他不赞同的观点,也有他赞同的观点。
不赞同的观点,准确说是只赞同一半的观点是,[一点浩然气]说的“必须维护场子平稳运行”,这其实并不是必须,而是阶段性需要。
涉及到IPO重启,以及创业板设立,国家资金确实会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甚至让场子燥热起来。
这就像是新店开业活动,当然是越热闹越好,因为越热闹,吸引来的潜在客户就越多。
假设说,六月就是国家资金进场造势,那么非常遗憾,A股场子并没有“热”起来。
因为6月1号上证指数的成交量是1560亿,而到了7月3号,上证指数的成交量只来到了1774亿,仅放量了200亿。
再看点位,6月1号是2668.4点开,截止到7月3号,上证指数收在了3088.37点,涨幅是419.97点。
暴涨419.97点,成交量才放大200亿,但凡炒过股的都知道,这非常不正常。
上证指数是从6000点下来的,上方挂着无数套牢盘,而且419.97点的爆拉,积攒的获利盘不可能说不进行套现。
在这种情况下没爆量,说明某部分活跃资金暂停了交易,亦或者说早就离场。
六月中旬,华夏基金的明星公募经理王亚伟就曾被传出,正在清仓式减持股票。
成交量为什么上不去?
少了哪部分活跃资金?
真相,往往就藏在细节里。
假设一切成立,那么就是国家资金拉白马权重股造势,机构资金却集体观望,只留下散户自娱自乐,幻想着牛市。
这种情况绝不可能持续太久,因为国家资金造势的目的,就是为了重启IPO和设立创业板,目前“桂林三金”已经打响了重启IPO的第一枪,创业板设立又在十月底,国家资金不可能拉指数拉到十月底。
说白了就是,“桂林三金”上市,且没有造成市场资金流动性危机那刻,国家资金的阶段性任务就已经完成。
既然阶段性任务完成,国家资金的目标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要从吸筹拉升指数,变成了出筹兑现。
也正因如此,张扬并不认为A股会“必须平稳运行”,如果一直平稳的话,机构怎么重新进场?
“咚咚——”
张扬钻研市场的时候,办公室敞开的玻璃门被敲响。
他抬头看去,是穿着白色衬衫,搭配精致西服外套,干净利落的许芷柔。
见引起了张扬注意,她走进办公室,又关上隔音玻璃门,然后再对张扬说道:“还有十来天,七十多号员工都在等着发工资,公司账上的钱可不够用。”
因为许芷柔是会计学毕业,她自然而然地被张扬安排到财务部门,管理财研网的流动资金。
许芷若注入的资金,基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