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稿费到手,来了一个岛国人 (第2/3页)
陆奇有点惊讶,因为小说还未刊登。
打开信封,里面是几张大团结。
他数了数,一共56块。
《蚁人世界》3500字,《蚁素》4500字,一共八千字。
算下来,千字七块的稿费标准。
陆奇还以为是《科学文艺》扶持新人作者的惯用手法。
前世,《科幻世界》的稿酬确实不错,对新人非常友好。
却是昨晚谭凯和杨霄商量,第二篇小说按什么标准给。
原本计划按照新人的标准,千字五块左右。
但出于爱才之心,谭凯看出杨霄的想法表示:“若是刊登第二篇,应该不适用新人稿酬了吧。按照稿件水准,可以适当提高。”
杨霄欣然同意,想起陆奇身上的朴素,还有他身上的潜力,干脆两篇同一个标准,都按千字七块结算。
陆奇美滋滋收下巨款,心里盘算要不要在蓉城买点礼物回去,但一想到小老太的性格,还是回到镇上买点肉得了。
刚要告别,徐开洪急匆匆跑进来:
“主编,门口来了一位岛国人,自称岩上治。”
众人惊讶间,一个满头大汗、带着眼镜的中年人出现在众人面前。
“@#¥%……&,鄙人岩上治,在……”他用半中半日自我介绍,但大家没听懂多少,只听到他在燕京语言学院教书。
杨霄让其坐下后,叫向纪纯去搬救星。
不一会,他夫人秦学灵到场后,双方开始座谈会。
岩上治是岛国“华夏科幻小说研究会”的会长,在燕京教日语。得知科幻大会举办的信息,专程从燕京赶来参会。
他住在人民南路三段的锦江宾馆,本以为离南路四段不远。
不料人民南路很长,走了约莫五公里,等赶到时大会已结束。
听闻杂志社在此地,遂上门交流。
所有人都非常诧异。
相互介绍之后,杨霄委婉的问出大家的心声:“岩上治先生,目前国内的科幻文学处于低谷,怎么岛国有一个华夏科幻小说研究会?”
岩上治不时擦头上的汗珠,慢慢解释:“80年代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