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陆奇描绘的未来 (第2/3页)
!
嘶!
也有学生想,我写一部万字小说,那不就能获得一百块的稿费?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台上的谭凯继续添一把火:“一部好作品的稿费,可以是持续不断的。比如陆奇老师的《蚁素》,被其他杂志转载,又多拿一份稿费!”
台下嗡嗡的声音更大!
台上三人明显看到大部分学生两眼一闪一闪亮晶晶!
80年代,很多大学生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基本靠国家补贴生活,甚至寄回去补贴家用。
此时一听稿费两字,又加上天之骄子,还有科幻文学没有纯文学那么高的门槛,让他们产生一种蜜汁自信。
陆奇能行,我也能行!
又有学生问:“历史、神话怎么与科幻相结合?”
对这个问题,陆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了一个比喻:
“精卫填海,大家都很熟悉吧。”
“倘若我不小心带着一架小型的仿生无人机,通过制造的时间机器回到古代,在海边控制无人机不停往海里扔石头。”
“你说,古人看到,会不会认为它就是精卫?”
那学生若有所思的坐下。
陆奇记得8090年代,有不少科幻作家创作了许多历史、神话科幻题材。
又一学生:“陆奇老师,刚才你在开头提到国外的几部科幻电影,你觉得里面所提到的未来科技容易实现吗?还有,我国的科幻电影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这样的水准?”
陆奇一看,提问的学生颇有气质,估计看过不少内参电影。
“我觉得,其实无论是科幻小说或者科幻电影,很多对未来的设想都源自于现实科技。现实的科技树能长到哪里,顶尖的科幻作家心里都有谱。”
“当然,《星球大战》这种带有一些奇幻元素。但《星球大战》,我认为实现的可能性更大。”
“不过,我对编剧的想象力不是很满足。如是换我来写第二部,能加入更多更真实的未来科技场景。”
这下,不仅学生们感兴趣,就连谭凯和吴显奎都来了兴趣。
见大伙齐刷刷的盯着他,陆奇不慌不忙的推荐自己第一部作品:
“这点我在《蚁人世界》里有所展示。”
“我会让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