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4章 乔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74章 乔迁 (第1/3页)

    李家三号大棚外,竹竿搭起的架子上铺着尿素袋子拼接的凉棚,遮住了东边升起的日头。

    吃过早饭后,李哲把众人叫到凉棚下开会。

    凉棚下的条凳上坐得满满当当,有人端着搪瓷缸子“咕咚”喝口水,也有人凑在一起低声唠嗑。

    “咳。”李哲见人来齐了,清了清嗓子,原本嗡嗡的说话声立马停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聚到他身上。

    他扫了圈众人:“开个小会,说说咱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先聊聊郭家兄弟的事,这俩兄弟在咱这待几天了,想跟着学越冬大棚技术,态度挺执着,我个人倾向把他们留下,大伙有啥想法尽管说,咱们一起商量。”

    凉棚里静了片刻,马来小先举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顾虑:“这兄弟俩要是学了技术,是不是还得回寿光种棚?”

    老李在一旁接话:“我跟他俩聊过,没明说,但看那意思,十有八九是要回去的。”

    “那他们回寿光种了菜,要是也往京城运,会不会影响咱的菜价?”马来小追问,眉头微微皱着。

    “嫂子这想法想很好,看的很长远。”李哲先点了点头,才慢慢分析,“不过,啥事儿都有个过程。他俩今年就算学会了,回寿光种棚,规模也大不了——再说从寿光到京城,运输也没咱这儿方便。我估摸着,今年肯定影响不到。”

    “那明年呢?明年他们规模一扩,冬菜往京城运,咱的生意、咱的菜价不都得受影响?”马来小没松口,又追了一句。

    “对于寿光的情况,我比大家了解的多一些。”李哲语气沉了点,“寿光那边的蔬菜种植户本身就多,育苗棚的规模也不小,不管咱们教不教郭家兄弟,寿光都会发展越冬大棚。

    那边冬天比咱这儿暖和,又有育苗棚的老底子,学起来本来就快,咱拦不住。”

    这话一出,凉棚里又起了阵低声议论。

    朱益民先开口,打破沉默。他身子瘦,嗓门却亮:“这两天我跟郭家兄弟聊过,俩人真是种菜的好手,手艺不比我差。我觉得李老弟说得对,咱就算不教,他俩待这些日子也能看明白个七七八八。”

    “还有个事儿要跟大伙儿说。”李哲提高了点声音,接着说:“咱四季青公司不只是种蔬菜大棚,也是蔬菜采购商。咱能跟万安镇的种植户合作,将来也能跟寿光的种植户合作。”

    一提到采购,金百万立马接话,他往条凳上挪了挪,肚子顶着膝盖:“从采购这边说,我赞同李老弟。种植户越多,咱选择的余地越大,在市场上也更有话语权。”

    李哲心里的想法跟金百万差不多——教郭家兄弟种棚,对公司采购来说是好事,能多条进货渠道;

    但对周边的种植户来说未必是好事,多了竞争对手,菜价可能会被压低。

    可话又说回来,周边的种植户未必就跟四季青公司一条心,今年还不明显,等明年利益有了分歧,矛盾指定会冒头。

    说不定,寿光这步看似多余的棋,到时候能起上大作用……

    见还有人在底下小声琢磨,李哲干脆拍了板:“这事儿就先这么定,还有想法的,回头私下跟我说。

    咱接着说下一件——从去年九月种棚到现在,九个多月了,天越来越暖,昨天草帘子已经撤了,过几天棚膜也得摘。”

    “李哥,咱今年的棚啥时候开始种啊?”林小虎往前凑了凑,他年纪轻,性子急,有疑问就直接问。

    “得看品种。”李哲答,“有些生长期长的,七月就得提前育苗;但大部分品种,得等八月或九月初再种。”

    他顿了顿,又道:“这段时间棚里活儿少,但别的事不能落。比如挖大棚地基,除了咱公司自己的,种植户的地基也得顾着。舅舅,公司这边的地基挖掘,你多盯着。”

    王荣生在角落里应了声:“放心吧,我记着了。”

    李哲又看向李志强,“志强,你年轻,多跑几趟。你负责帮着种植户挖地基,有啥问题及时跟我说。”

    “好嘞叔,您放心!”李志强嗓门亮,脸上满是干劲。

    接着,李哲转向赵铁柱:“柱子,建材和农资这两块,你多上点心,都得提前备齐,别等用的时候断了货。”

    “知道了哥。”赵铁柱应得干脆。

    “爹,修建食堂的事,就交给你了。”李哲又看向老李。

    老李点头道:“行,我盯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