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向往 (第1/3页)
十月一日,京城。
今日是个大晴天,万里无云。
阳光把长安街的柏油路晒得暖融融的,街角的国槐还缀着半树金黄,风一吹就飘下几片像小巴掌似的叶子。
王婷白色衬衫领口别着枚五星红旗徽章,袖口都挂着“外国语学院志愿者”的红色布标,和身旁的女同学萧萧并肩站在接待区的栏杆后。
她们两人因为口语突出,英语成绩较好,学校特意借调她们来帮着接待观礼的外国友人。
十点整的钟声仿佛还在长安街的上空回荡,远处传来的礼炮声便骤然划破了秋日的晴空。
王婷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深蓝色的校服裙摆被微风轻轻掀起,她攥着衣角的手指又收紧了几分——这是她第一次以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份站在观礼台旁。
中山装的工作人员引着一群外国友人往观礼台走,深色的衣料熨烫得笔挺,与外国友人们色彩鲜亮的外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群中,一位金发老太太停下脚步,枯瘦的手指指着街对面悬挂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横幅,眉头微蹙着用英语问身旁的翻译:“这些标语里的‘四十年’,是从 1949年开始计算的对吗?”
王婷正好站在旁边,听到这话便立刻上前一步,用清晰流利的英文答道:“Yes,ma'a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in 1949,so this year marks the 40th anniversary.”
老太太的眼睛瞬间亮了亮,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又指着不远处正迈着正步行进的仪仗队,语气里满是惊叹:“那些士兵的步伐真整齐,他们训练了很久吗?”
身旁的萧萧立刻接话,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骄傲,声音清脆:“They train for months to present the best look on National Day. It's a way to show respect for the country.”
老太太笑着点了点头,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出一个棕色封皮的笔记本,又摸出一支钢笔,低头认真地记下她们说的话。
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写完后她还特意抬头问了两人的名字,笑着说要告诉自己远在纽约的孙女,中国有这么年轻又热情的大学生。
王婷和萧萧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满满的开心。
没过多久,一群拿着相机的外国年轻人围了过来,黑色的相机挂在脖子上,镜头对着观礼台上悬挂的红灯笼不停比划拍照。
一个留着卷发的男生举着相机,用不太熟练的中文问:“这个……红色的,是什么?”
萧萧和王婷立刻走了过去,耐心的给他们讲解红灯笼的寓意——象征着团圆、喜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吉祥的符号。
王婷还特意指着灯笼上绣的金色花纹,告诉他们这些图案分别代表着牡丹和祥云,听得外国年轻人连连点头,快门声此起彼伏……
观礼结束时已近黄昏,夕阳把长安街的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路灯次第亮起,像串起了无数颗暖黄的珠子。
王婷和萧萧挤上学校安排的大巴车,两人坐在后排靠窗的位置,还在小声聊着刚才接待外国友人的趣事。
“你刚才跟那个老太太解释的时候,紧张得声音都有点抖啦。”萧萧戳了戳王婷的胳膊,笑着打趣。
王婷脸一红,轻轻拍开她的手:“还说我呢,你跟那群外国学生讲红灯笼的时候,语速快得像机关枪,人家都没跟上。”
两人叽叽喳喳地聊着,虽然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但语气里的兴奋却丝毫未减。对她们来说,这一天的经历意义非凡。
大巴车在胡同口停下,王婷刚跳下车,就看见不远处的老槐树下停着一辆白色伏尔加,车门打开,一名青年男子走下车。
王婷快步走过去,很自然地搂着他的胳膊,声音里带着几分撒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