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犯难 (第2/3页)
墙——让客人能看到烤鸭烤制的过程,你觉得怎么样?”
李哲愣了一下,随即笑着反问:“你怎么突然想到这个点子了?”
“还不是上午去全聚德受的启发!”谭静雅脸上带着几分雀跃,“说实话,我做餐饮这么久,也是头一次进烤鸭室,连我都觉得新鲜好奇,普通客人肯定更感兴趣。
要是能做成‘明厨烤鸭’,既能让客人放心食材,又能当成一个特色吸引客流,多好啊!”
“明厨烤鸭……”李哲重复了一遍,眼里也露出认可的神色,“这个想法确实有新意,既显诚意,也算是一个餐厅特色。”
这时陈永发拿着笔记本走了过来,将本子递到李哲面前:“李总,我根据咱们刚才聊的,画了个简单的设计草图,您看看合不合心意。”
李哲接过来仔细翻看——草图上,一楼标注了“天台”“大堂散桌”“川菜后厨”,东侧单独隔出一块区域标着“烤鸭室”;二楼则规划了“包间区”“厕所”“洗手台”,甚至连包间的规格分区都用虚线标了出来。
“可以,暂时就按这个户型来设计。”李哲看完,将笔记本还给陈永发,语气带着几分满意。
陈永发接过本子,立刻说道:“那我回去后就细化设计图,再统计下需要的建材和工费,过两天给您一份详细的报价单。”
“好,辛苦你了。”李哲拍了拍他的肩膀。
“应该的,李总。”陈永发笑着应了一声,又跟谭静雅打了声招呼,便收拾好笔记本,转身离开了底商。
……
敲定完西单底商的装修细节后,李哲开车载着谭静雅去了西单雅苑小区。
刚推开三楼的房门,谭静雅便拉着李哲的胳膊往里走:“这两天忙里偷闲,我又添置了几件家具,你看看还满意吗?”
李哲顺着她的目光打量,空荡荡的屋子确实添了些生气: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张崭新的木床,墙角立着一个浅棕色衣柜,客厅中央还放了张四方木桌,虽都是简单家具,却透着一股烟火气,只是家电还没添置,显得有些空缺。
谭静雅走到厨房门口,回头看向李哲,眼神里带着几分邀功的意味:“你觉得我挑的这些家具咋样?等我再买些锅碗瓢盆之类的厨具,就能搬过来住了。”
李哲走到客厅的椅子上坐下,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目光扫过还显空旷的屋子,随即从随身的黑色公文包里掏出一沓钞票——里面既有人民币,也有外汇券,递到谭静雅面前:
“谭姐,我知道你手里没多少闲钱,这些你先拿着,再添置一些家电。”
谭静雅挨着他坐下,伸手接过钱,却只抽了薄薄一小迭,剩下的又仔细塞回李哲的包里,声音轻柔却坚定:“这些就够了。现在新餐厅装修要花钱,超市筹备也得垫资金,到处都要用钱,我这边不用急着添大件。
等蜀香居分店开业赚钱了,再慢慢买新家电、新家具也不迟,眼下这些东西够用了。”
李哲看着她懂事的模样,心里泛起一阵暖意,也没再执意推让——这几个月大棚蔬菜没什么进账,他之前的积蓄大多投进了蔬菜大棚、新餐厅和超市,手里确实得留些流动资金应急。
他伸手搂住谭静雅的腰,笑着打趣:“要不,咱们今晚就住这儿?提前感受下住新家的感觉。”
谭静雅被他说得脸颊微红,伸手拍了下他的手背,带着几分嗔怪:“想什么呢?连被褥碗筷都没有,住这儿喝西北风啊?等过些日子,把该添的东西都备齐了再说。”
话虽这么说,她眼底的期待却藏不住——李哲的四合院虽大,却始终不是属于她的地方;而这套小小的两居室,哪怕简陋,却是她和李哲独有的温馨港湾……
……
傍晚。
筒子楼二楼的陈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陈淑芳声音洪亮,先开了口:“妈,昨儿个的国庆典礼,您看了没?”
陈老太笑着应道:“那指定得看啊!建国四十周年这么大的日子,我咋能落下。昨儿一早我就把电视打开了,那场面是真热闹,真好!”
“妈,那您在电视上有没有看着熟人啊?”陈淑芳又问。
这话让陈老太愣了一下,随即答道:“熟人?那几位领导人常上电视,咋能不熟悉?”
“妈,我说的不是领导人,是咱们身边的人。”陈淑芳耐心引导。
陈老太恍然大悟,笑着打趣:“那可没有!我要是有那能耐认识能上国庆典礼的人,也不至于还住筒子楼,早搬四合院了,哈哈!”
“妈,您是没仔细找!我跟您说,昨儿个婷婷也去天安门观礼台了!”陈淑芳带着几分得意说道。
“啥?婷婷也参加国庆了?!”陈老太满脸惊喜,声音都提高了些。
“那还有假,我还能骗您不成。”陈淑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