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9章看不透的 迷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 19章看不透的 迷雾 (第2/3页)

的管家送来了一条羊腿,这已经是很难得且贵重的接年礼了。

    茹让的接年礼让余令对茹让好感顿生。

    自己一个军户子,寒门都算不上,人家祖上阔绰过,现在也不差,本来就是两个阶层的人,但人家肯弯腰……

    余令也回礼了。

    在二伯从山上带下来的那些皮货里面,挑了一张洞最少的狼皮让来送礼的管家给带了回去。

    余令还写了一封感谢信,约定了开春后一起读书。

    新的一年突然就来了。

    老爹又开始对着祖宗讲过去一年发生的一切。

    先前是他一个人,只不过现在多了两个伴,一个大伯,一个二伯。

    到目前为止余令也没有见到四叔他们一家。

    讲故事的人由原来老爹一个人变成了三个人。

    这三个人里大伯最大,可现在俨然却以老爹为首了。

    二伯不喜欢大伯。

    因为他心里始终藏着的一件事,当初来运下山换盐被人举报,他怀疑举报来运的人就是大伯母。

    他的直觉告诉他就是孩子他大伯母举报的。

    但二伯没有证据,他又无比相信自己的直觉。

    余令知道的这些都是赵不器说的,他说是二伯在山里想儿子想的难受时无意说出来的。

    余令留心了,默默的记在心里。

    后面如果有机会去衙门里,查一查案档就能知道。

    在众人的絮絮叨叨里,余令和闷闷又大了一岁,听着老爹和祖宗讲话的意思,他准备在明年的时候给余令说一门亲事。

    他说,余令马上就是大人了。

    老爹算年龄的法子余令看不懂,也不知道他是咋跳的。

    反正余令总是能凭空大一岁,他还能把多出来的解释的通。

    过年了,却并无余令想象中的那么热闹。

    因为有了先前截获的粮食,余令负责的这八个村一起过了一个好年,不是说这个年过的很幸福。

    但比去年要好很多。

    汤有味了,还飘着油花花。

    家里有油,有盐,还有干净的粮食,虽然粮食不多,但过年拿出来让家里人吃个肚圆还是可以的。

    新年有个新的盼头。

    在过年的这一天余令收到了很多蒸馍。

    蒸馍很平常,又不平常,不是每家每户都能吃的上。

    在书里讲,它常用于祭祀和节日庆典,象征着大家对未来丰收和风调雨顺的祈愿。

    大家把自己都不舍得吃的蒸馍给了余令。

    代表着对余令这个读书人尊敬的同时,又包含对余令的期望。

    希望余令当个大官,带着他们一起过上好日子。

    在新的一年初三这日,衙门突然来人了,这一群衙役把手中的锣鼓敲打的几里地都可以听到。

    看书的余令吓了一跳,以为是乞讨的来了。

    就在余令想着要不要出去看看的时候,门外响起了大喊声:

    “余令老爷,余令老爷在不在府里,大喜啊,快出来接喜啊!”

    余令一愣,想到了朱县令那一日告别之前说要给自己表功。

    难道是表功这件事下来了,朝廷给了赏赐?

    余令走出门,外面顿时热闹了。

    衙役看见余令先是一愣,心里忍不住嘀咕了起来。

    老天爷爷,难怪说读书人都是天上的星星,原来是真的啊。

    这么小的娃都能杀贼,还是案首,这太了不得了。

    见余令面带疑惑,衙役反应过来后立刻从托盘拿出一件衣裳就往余令身上套,嘴里说着吉祥话:

    “余令老爷有功,朝廷特封其为将仕郎,带品的,带品的,乃我朝官员初授之阶,每月有俸禄呢!”

    余令望着绿色的官服,心里说不出来个啥感受。

    大明王朝文散官共有四十二阶,将仕郎是最低那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