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65章 三姓家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 65章 三姓家奴 (第1/3页)

    要过年了,大扫除来了。

    这一次依旧彻底的大扫除。

    上一次大扫除遗留下来的沟沟角角,破破烂烂要在这一次全部清理完。

    闷闷走上了街头。

    作为余家的大娘子,哥哥在衙门里忙着给众人核算俸禄,她觉得他也要为长安城尽一份力。

    在老张的带领下和茹家打扫起了钟楼。

    余家大娘子都出来干活了,就算有想偷懒的,也会有些不好意思。

    秦王府的人在今年难得动了起来。

    府上的护卫、仆役,还有宗室的朱家人拿着工具开始沿着秦王府打扫街道,垫土填坑,铲除墙根的枯草。

    秦王府的主动让长安人颇为稀奇。

    因为,在长安人的眼里,秦王府的人是与世隔绝的。

    明明同在长安城,百姓对他们却极为陌生。

    朱存相回到了长安。

    直到今日,他身上的傲气才彻底的消失殆尽。

    随着朱县令的死,他才明白他在众人眼里是什么样子。

    没了朱县令,他去铺子里赊账,都会被伙计笑着拒绝。

    原先他可是巴不得自己在他铺子里买的东西。

    赊账都没有大问题。

    因为铺子的掌柜在年底的时候会把账簿拿给朱县令。

    朱县令会付钱,或者是用别的法子抵消这笔赊款。

    如今不行了,他懂了什么叫人走茶凉。

    他终于舍得放下了身段。

    一个男人,一旦放下身段去做事,那变化就如脱胎换骨。

    有了担当,人也立刻变得沉稳了起来。

    望着余令忙完,牵着小霖的朱存相赶紧站起了身。

    “令哥,昨日我其实就到了长安,想着给小霖买些东西,耽误了时间没去拜会,你心里莫怪!”

    余令笑着摆摆手,笑道:“花椒卖的如何?”

    “非常好!”

    朱存相闻言极为得意,这两年他一直呆在韩城,一直在收购花椒,把花椒整合到一起后卖出去。

    韩城盛产花椒,且小有名气。

    因为他是朱家人,祖训规定不能行商贾之事。

    在茹让的建议下,他找到了余令,余令给出了一个主意。

    叫花椒整合。

    表面上看他是在中间当个中间人,赚一点口舌的钱。

    实际上他是利用庞大的朱家族群进行收购。

    这家七八斤,那家五六斤。

    若是有人问起,朱家人统一口径这是自己家里用。

    这年头,这么说,还真的没有那个官员去揪着不放。

    如此一来,这就成了韩城朱家人的一种生存本事。

    大明如今的花椒很多,有很多靠着种植花椒过日子的百姓。

    有什么香椒子,青皮椒‌,大花椒等.....

    花椒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了,小门小户也能用花椒。

    虽然走到了千家万户,但在那些官宦,富商,员外群体里,好的花椒依旧供不应求。

    尤其是韩城的大红袍花椒,被封为上品。

    平顺县的大红袍甚至被列为贡品。

    花椒的作用可不仅仅是香料。

    放到粮食里可防虫,放到油罐里可以防止油变味。

    老人到了岁数容易关节疼痛,妇人中气不足,用花椒水泡脚有奇效。

    拿花椒泡脚的,入药都是有钱人。

    贡品价格昂贵,泡脚过于奢侈,韩城的大红袍就成了最佳的替代。

    这群人其实是最大的消费群体。

    他们泡一次脚用的量抵得上小门小户一年的量,人家还天天泡。

    有了花椒这条路朱存相在今年赚到了钱。

    他今日来找余令目的很简单,走衙门的关系,开过关的“符牌”,要免税通行证。

    有了这个,其余商家就会来找他。

    他们也想沾个光。

    通过这些商家,大红袍花椒就能跟着商队去往外地。

    见朱存相开心,没了过往“老子天下第一”的傲气,余令也忍不住开心的笑了起来。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没有人会喜欢别人管自己叫蛀虫。

    “韩城有二十里川,土地肥沃,你如果把那里也种上花椒,后半辈子你就是英雄,说不定青史留名呢!”

    朱存相嘿嘿的笑了起来:

    “令哥教我!”

    “没有什么可教的,听我的,你如果想快点,一定不要嫌弃百姓,一定要拉着百姓一起,一定要让他们赚钱!”

    “然后呢?”

    余令望着朱存相低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