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七十一章 鞭打快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七十一章 鞭打快牛 (第2/3页)

辰笑了笑:

    “关宁锦防线力保山海关关内宁静,狼烟不举,我在登州府福山县才能平平安安长大。做人要知道感恩,二斤铁一个土手雷,没问题,朝廷可以随时派人去张庄换十万个土手雷。”

    “我们华东商行京城分行和华东商行天津分行的土手雷加到一起不到五万个,孙大人可以派人把我们华东商行京城分行和华东商行天津分行的那个四万多土手雷送到皮岛、金州、旅顺、长山岛、小长山岛、广鹿岛、獐子岛、石城岛等地。”

    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保定高阳人,民族英雄。

    历史上,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孙承宗考中进士,他是二甲进士。

    天启二年(1622年),孙承宗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他自告奋勇到山海关外抗击女真八旗兵。

    整顿山海关防务,孙承宗呕心沥血打造了关宁锦防线,在此后的一二十年时间,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都未能打破大明的关宁锦防线。

    崇祯四年(1631年)冬天,大明官兵在大凌河之战中失败。

    被政敌攻击,孙承宗因主张修大凌河城“召衅辱国丧师”而免官闲住,他退休回老家养老。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朝的女真八旗兵入关劫掠。一大波清兵猛攻孙承宗的老家高阳城,孙承宗带着他的儿子、孙子,他带领高阳城的官兵还有坚守高阳城。

    城内缺少粮草,城外没有援兵,多天后,高阳城被清军攻破。

    城破后,孙承宗被清军俘虏。

    孙承宗有才,清朝劝孙承宗投降。

    声称要考虑一下,孙承宗他趁清军不备,他上吊自杀,为大明尽忠了。

    毫无疑问,是一个民族英雄,张辰敬重孙承宗,所以,他决定以二斤铁一个土手雷的价格,换给孙承宗十万个土手雷。

    “好,封十六岁的张初阳为夷洲伯,圣上圣明!”孙承宗一脸欣慰之色,他和成国公朱纯臣、英国公张维贤、登莱总兵张可大、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互相对视了几眼。

    张辰调华东区民兵第二舰队到海洋岛,协助官兵守卫长山群岛的大长山岛、小长山岛、广鹿岛、獐子岛、石城岛。

    一向宁死不吃亏,拼命占便宜的张辰愿意以二斤铁一个土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