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人虽死魂未消(三) (第3/3页)
年深秋在小区石板路崴的,当时陈默蹲下来替她揉脚踝,说要把全小区的石头都敲碎。
陈默的喉结动了动,弯腰把自己的黑色皮鞋摆得更靠里了些,仿佛这样就能遮住那抹突兀的红。
李倩跟着他飘进厨房。他打开冰箱,盯着那盒牛奶看了三秒,又关上,转身从橱柜里翻出速溶咖啡。热水注入马克杯的瞬间,白雾腾起来,模糊了他的侧脸。
“以前总说我喝速溶对胃不好。” 李倩在他耳边轻声说,声音却像投入深海的石子,连涟漪都没惊起。
她记得陈默第一次为她煮咖啡的样子。那时他们刚搬进这房子,开放式厨房的大理石台面上摆着新买的手冲壶,他笨手笨脚地烫滤纸,热水洒了满台,却还是坚持要等她醒来喝第一口。阳光从百叶窗漏进来,在他发梢跳成细碎的金点,李倩靠在门框上笑,说陈默你手忙脚乱的样子像只偷东西的松鼠。
如今手冲壶摆在橱柜最深处,玻璃壶身蒙着层薄灰。
陈默喝完咖啡,拿起沙发上的笔记本电脑走向书房。经过客厅挂画时,他忽然停住了。那是幅莫奈的睡莲复刻画,是他们蜜月时在巴黎跳蚤市场淘的,画框边角有道裂痕,是搬家时不小心磕的。李倩记得当时自己心疼得掉眼泪,陈默抱着她说:“没关系,这样才独一无二。”
此刻陈默的指尖轻轻抚过那道裂痕,指腹的温度透过木头传过来,李倩甚至能 “闻” 到他指缝间残留的咖啡香。她想告诉他,其实她早就不介意那道疤了,就像不介意他总把袜子扔在床尾,不介意他看球赛时会忘记回复信息。
可她只能看着他的指尖悬在半空,最终还是收了回去。
书房的台灯亮起来时,李倩看见书桌上摊着的设计图。陈默是建筑设计师,他们相遇就是在一个楼盘的奠基仪式上,她作为甲方代表,因为玻璃幕墙的反光角度和他争执了整整一下午。后来他说,从没见过那样眼睛亮得像星星的姑娘,连生气时都像在发光。
设计图旁压着张便签,上面是陈默潦草的字迹:“倩,明天去现场确认材料,记得带蓝色文件夹。”
李倩的心猛地一抽。那是她出事前一天,他写的。
她出事那天是个雨天,为了赶去工地送那份材料,她在路口被失控的货车撞了。救护车鸣笛的声音很远,她躺在湿漉漉的柏油路上,最后看见的是陈默疯了似的从对面跑来,西装裤沾着泥水,像个被雨打湿的木偶。
“对不起啊,” 李倩飘到陈默身后,看着他对着那张便签发怔,“没把文件夹送到。”
陈默忽然捂住了脸。
他的肩膀抖得厉害,压抑的呜咽声从指缝漏出来,像被揉皱的纸。李倩想去抱他,手臂却穿过他的胸膛,穿过他因抽泣而起伏的背。她只能贴着他的后背,感受那片布料下温热的、正在碎裂的心跳。
“别难过了。” 她一遍遍地说,声音在空旷的书房里散成虚无,“我还在呢。”
雪停的时候,陈默睡着了,头枕在摊开的设计图上。李倩看见他眼角的泪,顺着鼻梁滑进嘴角,咸涩的味道大概和那年在海边,他偷偷吻她时尝到的一样。
她试着用指尖去擦那滴泪,这一次,指尖没有穿过去。
冰凉的泪沾在她的指腹,像一粒凝固的星子。李倩愣住了,低头看自己的手 —— 半透明的轮廓里,竟透出淡淡的粉色,像初春刚抽芽的枝桠。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落在陈默的睫毛上。李倩轻轻坐在他脚边,数着他呼吸的频率,像数着他们一起走过的,那些被月光拉长的脚印。
天快亮时,她听见陈默在梦里轻唤她的名字。
“我在。” 李倩轻声应着,这一次,她看见陈默的睫毛颤了颤,嘴角似乎扬起了一抹浅淡的笑。
阳光穿透云层的瞬间,李倩的身影渐渐变得清晰。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那抹粉色越来越深,指尖甚至能感受到布料的纹理。她伸手抚平陈默皱着的眉头,感受那片皮肤下温热的脉搏,有力的,鲜活的,带着她熟悉的温度。
厨房传来牛奶沸腾的声音,是陈默昨晚忘记关的小火。李倩起身飘过去,关掉燃气灶时,看见锅里的牛奶正冒着细密的泡,像她第一次为他煮牛奶时,他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说的那句:“以后每天都给我煮牛奶吧。”
陈默走进厨房时,手里拿着那盒临期的牛奶。他看见灶台上温着的牛奶,愣住了。
“醒了?” 李倩转过身,笑着看他,声音清晰得像落在湖面的雨,“快喝吧,再不吃就要凉了。”
陈默手里的牛奶盒 “啪” 地掉在地上,他睁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人,眼眶瞬间红了。
“我……” 他张了张嘴,声音哽咽得不成调。
李倩走过去,捡起地上的牛奶盒扔进垃圾桶,指尖擦过他的手背时,感受到他剧烈的颤抖。
“别说话。” 她踮起脚尖,像从前无数次那样,轻轻吻了吻他的唇角,“先喝牛奶,凉了对胃不好。”
阳光从窗户涌进来,在地板上织成金色的网。李倩看着陈默端起马克杯,看着他喝牛奶时眼眶里打转的泪,忽然明白,所谓死亡从不是终点。
那些没说出口的话,没做完的事,那些藏在时光褶皱里的爱与牵挂,会像余烬里的火星,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重新燃起温暖的光。
就像此刻,她站在晨光里,看着他眼里重新亮起的星子,知道自己从未真正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