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泰山初鸣 (第1/3页)
小王庄的咸水井和简陋的盐坊,成了“泰山营”在永城边缘扎下的第一个根基。雪白的盐粒如同源源不断的血液,滋养着这支曾经濒临死亡的队伍。换回的粮食让士兵们脸上有了肉,换回的药品(尤其是磺胺粉)挽救了不少重伤员的生命。李山河左肩的伤情在相对安稳的环境和充足的营养下,也奇迹般地稳定下来。虽然骨头依旧畸形愈合,左臂几乎无法抬起,但剧痛大大减轻,高烧不再复发。粮神系统似乎也进入了“蛰伏”期,肩骨裂痕的刺痛感变得极其微弱。
更重要的是,队伍的战斗力在悄然恢复和提升。
有了稳定的补给点,李山河开始着手整训。他任命老耿为专职的副营长,负责军事训练。将一连(原骨干)扩编充实,作为主力战斗连。又从恢复的轻伤员和陆续投奔来的流民青壮中,挑选精干,组建了二连(新兵连),由老六任连长,负责警戒和辅助生产。林书远则统筹后勤、盐坊生产和对外交易(她精密的计算能力在物资交换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总能换到最划算的东西)。铁算盘成了侦察队队长,带着几个机灵的兵,负责周边几十里范围的敌情、匪情侦察。
训练是艰苦的。在废弃的煤窑空地上,每天清晨都响起嘹亮的号子声和拼刺刀的怒吼声。老耿用从土匪和溃兵那里缴获的、型号杂乱的武器,训练士兵们基本的射击、格斗、作业和战术协同。李山河虽然不能亲自下场,但他躺在牛车上,用沙哑的声音讲解着遭遇战、伏击战、夜袭的要领,并结合自己炸炮、打土匪的经历,强调灵活机动和利用环境的重要性。他那条几乎废掉的左臂,成了激励新兵最好的教材——这就是打仗的代价,不想变成这样,就得练好本事!
机会很快来了。
铁算盘的侦察队发现,距离小王庄约三十里,靠近永城至商丘的土路旁,有一个叫“张集”的小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