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章 盐码惊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3章 盐码惊魂 (第1/3页)

    休整的日子,像浸透了卤水的棉布,沉重而缓慢地铺展开。地道深处“鼠穴练兵”的号令声和木棍抽打的闷响,渐渐成了小王庄地底固定的背景音。新兵们褪去了最初的惊恐和笨拙,眼神里开始沉淀下一种混合着仇恨与坚忍的东西,动作也利落了不少。老兵们则像被打磨的钝刀,沉默下的锋刃正在重铸。

    老耿终于能拄着根粗树枝,在土屋里艰难地挪动了。他拒绝了别人搀扶,每一次挪动都疼得龇牙咧嘴,汗水浸透后背,却依旧固执地练习着。那块烧焦的营旗布片,被他用粗针大线歪歪扭扭地缝在了左胸心脏的位置,成了他新的“军功章”。

    “营长,你看,老子这条瘸腿,迟早也能踹鬼子下壕沟!”他咧着嘴,对来看他的李山河说道,眼中那份沉郁被一种近乎偏执的战意取代。

    李山河点点头,感受着左肩骨痂传来的稳定温热和一丝微弱的力量感。他尝试着用左手提起一个空水壶,虽然依旧颤抖吃力,但已不再是完全的无力。“快了,老耿,咱们的伤,都在好起来。”

    恢复的不仅仅是身体。林书远主持的“民路”越来越顺畅。精盐如同甘霖,滋润着周边饱受鬼子盘剥和盐荒之苦的村镇。换回的粮食、布匹和草药,不仅稳住了泰山营的根基,更在乡民中悄悄积累着“泰山营”的名声。一些胆子大的村民,开始主动送来一些关于鬼子据点、伪军动向的零碎消息。

    这天,一个常来换盐的老汉(姓赵,家在矿山南面一个叫杏花洼的小村),在交割完盐粮后,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而是磨磨蹭蹭,四下张望,最后压低声音对负责接收的林书远说:“林…林姑娘,有…有个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林书远心中一凛,脸上不动声色:“赵大爷,您说,这里没外人。”

    “俺们村…前个儿来了几个生面孔!看着像走货的,推着独轮车,盖着麻布,说是收山货的…可俺瞧着不对劲!”赵老汉声音压得更低,带着恐惧,“那几个人,眼神太凶!走路…走路那架势,跟俺以前见过的…鬼子便衣队有点像!他们在村口老槐树下歇脚时,俺假装路过,听见他们里头有个年轻的,小声嘀咕了一句…好像是…是…‘盐…码…’?对!就这俩字!俺听得真真的!”

    盐码?!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瞬间在林书远脑中炸响!这是她自己为泰山营后勤通讯创制的简易密码名称!外人绝不可能知晓!

    她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脸上挤出一丝温和的笑容:“‘盐码’?兴许是人家走货的行话吧?赵大爷,您可能听岔了。”

    “俺…俺也觉得可能是听岔了…”赵老汉搓着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