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1章丰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01章丰收 (第3/3页)

   这不到了验证成果的时间,以周煜为首的一众官吏,齐聚晒场。

    老庄稼把式赵老汉蹲在晒场边,粗糙的手指捻着几粒刚脱粒的黄豆,眯着眼对身旁的周煜道:"县官大人,老汉种了一辈子地,单种黄豆,好年景亩产不过一石二斗。”

    “这高粱往年单种,亩产也就一石五斗,今年远比以往产量要高上不少。"

    周煜将目光看向张主簿。

    张主簿会意,立即上前从文书手中接过账册,查看过数据后,语气激动的道:"大人,刚过完三亩地的秤。豆子的平均亩产一石五斗,高粱的亩产一石八斗,也比先前增产三斗!”

    “这合计起来,亩产就比去年的多上五斗。”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在没有明确数据前,佃户与县衙一种官吏,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

    但现在落到真切的数据上,可不叫他们震惊了。

    一亩能多出五斗,那便是六十斤上下,一斤粗粮价钱在五六文钱,一亩田地便可多赚三百文钱。

    若是换算这一个普通的五口之人,种植十亩田地旱地,那么这十亩旱地便可给他们增收三两银钱。

    尤其是在北地干旱、少雨的地区,许多距离水源地较远的田地,选择播种旱货成了不二选择。

    在场的佃户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明明让了地出来播种豆,高粱不该减产吗?怎么产量反倒还增了?”

    这话正好叫周煜听到了耳里,他便将上回从宋芷那听来的解释同佃户们解释了一遍,“农书上曾云,‘豆谷轮作,田亩不衰。’豆子根瘤能肥田,豆叶拦在地里也能增加地力这是其一。”

    “另一方面,你们应当也很清楚,任何作物在生长期间少不得肥料,先前沤的肥料补充了地力,这到收获时节,产量自然会比以往粗放的播种要好!”

    佃户们恍然,因着先前人力有限,原先这些下等的他们也不敢多浪费肥料。

    今年有了耕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力问题,加之先前沤了大量的肥料,这般精细耕作下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