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堪忧,这也有账! (第1/3页)
“鬻卖学额,鬻卖学额啊……”
贾诩看着这些账目,神情亦是略有激动,“这些人真有意思,如此也赚得太多了。”
“如何拿到的?”
“裴徽家中密室,”文峙言简意赅,不多问、不多答。
他带校事潜入卫觊家中,未能寻得什么,只得到了一本残缺的账目,记录了购置的田产、入库的金银。
看似很多,可是家中若有营生,在乱世初定的年代揽财,好似也不算奇怪。
但后来去了裴徽家中,却找到了密室,在密室内拿到一本出田典簿,以及一本鬻学簿。
出田簿上对应的田产,竟和卫觊家中的能对上,那四名校事之中的首领郭谦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又复返回,然后仔细搜寻,也得到了一本鬻学簿。
这鬻学簿很有意思,将学子分为了“入室”、“及门”、“门外”三等,上等需纳千金或者百亩良田,及门则是百匹绢或者等量的丝绸,而门外则无需有偿,只需在学成后为师长效力三年。
也就是做家族的门客、账房之类,三年后方可游学。
相应的,什么等次的弟子,能够得到同等次的回报。
譬如入室的弟子,乐详和一众老师会悉心教导,讲学完善,一同商讨,可解惑答疑,而裴徽则会善用自己清谈之能,在一次次宴会上将入室弟子的名声和评价传扬出去。
卫觊,则能带人入台阁为书吏。
去台阁,那当然起步就要高于很多弟子,往来走送,接触的都是荀彧、钟繇这样的人物,更方便为人熟知。
日后就更有可能举孝廉而打下任郡守的基础。
及门的那种弟子,就不能答疑,上学也只能听讲堂上的,更深入的学识则不能学,资源也少去许多。
至于门外弟子,那就要旁听了,连座次都要靠得很后。
“中原的这些士族,门道是多,”贾诩无意识的挠着下巴胡须,反复比对这些账目,还有这两本圈好了姓名,暗中排好等次的鬻学簿,然后慢慢的讥笑起来。
鬻学簿名字还起得不错,
“仓促之下只有这些,君侯若需更多人证、物证,还需再细查。”
文峙有些惭愧,潜入家中搜寻许久,未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