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李云依初见何书墨,小谢的危机感(4k) (第1/3页)
李家高雅奢华的马车中。
大名鼎鼎的李家贵女李云依,此时正优雅坐在车厢正中的冰丝雪绒坐垫之上。
她两只修长笔直的玉腿,并拢得严丝合缝,浑圆饱满的美臀儿,深深陷入干净凉爽的雪绒之中。一时间,不知该羡慕她,还是该羡慕那个垫子。
李云依手上拿着一本折子,其上密密麻麻的人名,都是李家在京城或深或浅的势力。
作为五姓之中的北方三姓,李家曾经权势滔天,在京城势力颇大。
后来,云庐书院崛起,李家和其他北方士族一样,遭遇了楚帝和书院的联手打压。
从那之后,李家的重心逐步转向,转为专精百炼道脉,以及为道脉产品服务的商业势力。
至于京城朝局,李家则比较放养,更倾向于利用家中嫡女、庶女,与京城高官联姻,达成隔空操纵,隔岸观火的目的。
李家毕竟是五姓之一,哪怕在京城中,没有谢家谢耘这样官至一品的独立支脉,这么些年,也出了一个叫“李丙祥”的四品京官。
不过,四品官员的府邸,配不上李家贵女的身份。
李云依自己倒不是什么贪图享乐的性格,她虽然对吃喝用具的要求颇高,但那主要是从小被娇生惯养所致,她从小就是金筷银盘玉做酒杯,长久以来用习惯了。长大后没有刻意更改,便一直延续这样的习惯。
不过,李云依眼下对住处犹豫,其最主要的原因,并非是她要求高,而是需要顾及她的贵女身份。
贵女出门在外,便是家族的脸面。
李云依自己可以将就住进四品府邸,但李家的脸面也可以将就吗?
显然是不行的。
既然无法投靠“李丙祥”,那么,她便需要在李家的“京城女婿”中,找到一处合适的落脚之处。
李云依翻看折子,很快找到了一个还算气派的京城家族,张家!
“兵部侍郎张权……与三房有生意往来……其夫人李铃琦,是爷爷的堂妹,便是我的堂姑奶奶……”
“兵部……张家……三房……”
李云依记得,她的亲叔叔,三房李安邦,负责的是李家与朝廷的买卖。
如果牵涉兵部的话,那便涉及楚国战备和后勤的需求,比如刀剑,兵甲,甚至还有一些攻城器具。
得益于百炼道脉,李家的冶炼技术比江湖乃至于官营铺子都要更好。但成本也会更高,一直以来,难以普及到基层官兵和普通百姓手里。
因此,李家的商品也有高中低档之分,高档货出自精英族人之手,走精品路线,产量低质量好,往往一丹,或者一剑难求。中低档可能便是李家出钱开的铁匠铺子,对外挂了个李家的名头,本质上和一般铺子区别不大。
“兵部管理兵器堂,兵器堂负责楚国战备,既然是战备,便需要常年采购大量兵甲、伤药,与李家的生意息息相关。兵部侍郎的夫人,刚好是李家女子。家里的这步棋,下得还真是长远。不知是从何时开始落子的。”
李云依面色淡然地分析着李家的布局。李家类似的布局,她从小到大看过不少,因此毫不怀疑,她自己也可能被拿去“布局”。
她虽然是李家嫡系中的嫡系,地位超凡尊贵,远非一般女子可比。但是,这个世界上总会有比她更重要的利益。
她想当棋手,不想当被人拿去交换利益的棋子。
“张家是三房的势力,三房在京城经营多年,利益盘根错节。我独身一人,三言两语,不可能动摇。”
李云依略过张家,看向折子中的别处。
“我此行京城,一是要相夫君,二便是布产业,扶植一些只忠于我,而非忠于李家的势力。”
李云依想得很明白,她如果替李家干活,功绩会被算在二房身上。
如此一来,她一旦嫁人,她之前的成果就会归她父母。这原本没什么问题,大不了多从家里带些嫁妆就是了。
但此事坏就坏在,她爹李安城能力勉强,家里一旦没有她在,二房的产业势必会被她的几个叔叔设法吞并。
她曾经的努力,非但没有帮到爹娘,反而全成了别人嘴里的肥肉。
因此,她得扶持一些亲近于她,而非亲近李家的势力。
有了自己的嫡系势力,哪怕以后嫁人了,哪怕她夫君不同意她想帮扶家里的想法,她也不至于坐以待毙。
李云依是一个很现实的人,她要做最坏的考虑,而不是什么都不想,等嫁了人,夫君反悔,她手无寸铁,只能以泪洗面。
投资何海富,便是她的计划之一。
何海富乍富不久,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