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2章 娘娘:你最好是这样想的(7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2章 娘娘:你最好是这样想的(7k) (第2/3页)

谈判破裂,方便魏淳趁虚而入。第二计,便是苦肉计,臣准备请林院长出马……”

    “不错。”

    娘娘听了何书墨的谋划,凤眸思索一瞬,评价道:

    “考虑到魏淳的谨慎狡诈,一步步使其放松对陶止鹤的戒备。尤其是第二个‘苦肉计’,两任院长因观念不合大打出手,陶止鹤负伤,被魏淳的人救下。形势所迫,加上魏党对陶止鹤的救命之恩,哪怕是魏淳,也是该相信陶止鹤了。”

    虽然得到了娘娘的肯定,但何书墨现在并不怎么兴奋。

    何书墨主动道:“娘娘,您方不方便借一步说话?”

    贵妃娘娘严肃起来,款款起身,对何书墨道:“跟本宫过来。”

    “是。”

    娘娘迈着莲步,走在前面,何书墨紧随其后。

    两人走到养心殿的小书房,方才站定。

    娘娘娇躯轻转,凤眸微抬,看向男子:“你要说什么?”

    何书墨揣测道:“娘娘,臣这次进宫,是孙公公领臣进来的。臣之前和陶止鹤一同进宫,也是孙公公领臣进来的。臣记得孙公公和陶院长关系不错,所以就向孙公公打听了一下。”

    “打听出什么了?”

    “据孙公公说,陶院长在楚帝当政的时期经常进宫面见楚帝,是楚帝的左膀右臂。”

    娘娘眉目如常:“不奇怪,应该说,理所应当。”

    何书墨再道:“臣有点担心,如果这次陶止鹤倒向魏淳,会不会带动许多摇摆官员一同倒向魏淳。一些小猫小狗倒还好说,万一有些娘娘手下的高官,被魏淳借陶止鹤的名头策反,变成了新的内鬼。这便不好办了。”

    听到此处,贵妃娘娘眉头微蹙。

    但很快,她便烟眉舒展,凤眸如刀。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即便如此,那个潜藏多年的内鬼,也必须给本宫斩草除根。至于可能导致某些新的内鬼,这些人本就是口蜜腹剑,两面三刀的墙头草,如果跳出来,便一并收拾了。省的以后麻烦。”

    何书墨拱手应道:“臣,谨遵圣谕。”

    贵妃娘娘满意颔首,何书墨在忠心这方面,永远值得她信任。

    “调你去卫尉寺,任职少卿的调令,本宫早已吩咐过吏部。不过事关四品,总要走一些流程。加上邹天荣在福光寺中毒,身体不适倦怠了两天,又把调令的事情耽搁了。本宫估计,今日或者明日,你的调令就会下来。”

    何书墨听到卫尉寺的事情,登时大喜。

    “卫尉寺主管仪仗,衙门设在皇宫城外,有进出皇宫的特权。臣去了卫尉寺,便可以随时随地,光明正大地进宫面见娘娘了!”

    娘娘凤眸微寒,道:“本宫和你说了半天,你就惦记着随时进宫?”

    何书墨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有些话心里说说就行了,讲出来多不好意思。

    于是连忙补救道:“臣的意思是,臣可以随叫随到,随时聆听娘娘圣旨,不用再走繁琐的入宫程序了。”

    “你最好是这样想的。”

    “臣对娘娘的忠心,天地可鉴!”

    “哼。”

    娘娘轻哼一声,自顾自地往殿外走去。

    何书墨连忙跟上那道倾国倾城的背影,把两人之间的距离把握得恰到好处。近一分是冒犯,多一分是疏远。

    贵妃娘娘玉腿修长,迈着莲步,走在玉霄宫的长廊上。

    “现任的卫尉寺卿章荀,并不同意本宫调你去卫尉寺。”

    何书墨小心道:“那娘娘是怎么……”

    娘娘一脸淡然,说着霸气外漏的话:“卫尉寺是本宫的卫尉寺,不是他章荀的卫尉寺。他同不同意,不重要。”

    “娘娘对臣寄予厚望,臣此去卫尉寺,一定好好表现!”

    “章荀不愿你去他身边做事,本宫觉得有些反应过激,不排除他是内鬼的可能性。”

    “是,臣定仔细观察,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娘娘再道:“你这次去卫尉寺,要尽快给本宫把‘御刀卫’的框架搭建出来。”

    何书墨听出了贵妃娘娘的言外之意。

    “娘娘的意思是,楚国朝局,可能很快会发生动荡?”

    娘娘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而是说:“魏党内鬼一旦拔除,魏淳势必不会善罢甘休,随着陶止鹤离开京城煽动藩王,藩王同样不会坐以待毙。魏淳的门生,不只有京城的官员,还有地方州府的大臣。这些都是需用到御刀卫的地方。”

    听到娘娘的描绘,何书墨深感时间紧,任务重。

    “臣明白。臣一定尽快拉起一支,只忠心于娘娘的武装力量!”

    “嗯。忙完这段时间,来找本宫晋升五品。”

    贵妃娘娘一脸平静地说:“军队是个讲实力的地方,你如果自身太弱,再有统帅之能,也难以服众。”

    何书墨愣愣地看着淑宝的侧脸。

    心说淑宝已经替他想到这一层了吗?谁说淑宝冷漠无情,不会关心人的?

    似乎察觉到了某人的目光,厉元淑补充道:“没有其他意思,只是不想让你实力不济,丢本宫的人。”

    “好嘞。臣肯定让娘娘脸上有光。”何书墨笑嘻嘻的。

    厉元淑瞥了某人一眼,重新看向前方,道:“念一章三国。”

    “啊?”

    “本宫让你念一章三国。”

    “哦,臣其实……”

    何书墨从怀里掏出昨晚写的稿纸,道:“全写在纸上了。”

    厉元淑扫了眼稿纸上狗爬似的字迹,登时闭上凤眸,不想再看一眼。某人长得明明不差,怎么字迹偏偏如此丑陋?

    “念。本宫不想看。”

    “哦。”

    何书墨拗不过淑宝,淑宝让念就念吧。这样至少还能多陪她一会儿。

    ……

    次日,丞相府。

    后院,池塘边。

    礼部尚书沈清岩和大楚丞相魏淳,一人一根鱼竿,一人一把椅子,静静垂钓。

    沈清岩笑道:“丞相,你一个月前,安排城外农庄给老夫府上送菜,这一个月来,可把老夫脸都吃绿了。”

    魏淳微微一笑,道:“沈前辈一把年纪了,吃些清淡的,养生。”

    沈清岩继续笑道:“以丞相的作风,只怕不单是劝老夫养生这么简单吧?”

    “也没做什么,借您的身份,打窝,钓鱼。”

    “鱼钓上来没有?”

    “钓上来了,但是没抓住,跑了。”

    “这倒是有些可惜,不过打窝这么久,总不能空手而归吧?”

    魏淳笑了笑,道:“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啊,咱们这钓鱼,也得一心多用。没有鱼,抓几只螃蟹也是好的。只是这螃蟹不被驱着赶着,它自己不会往岸上爬。”

    此时,丞相府管家匆匆来报。

    “老爷,这……”

    “不用避着沈前辈。”

    “是。老爷,贵妃娘娘传召,请陶止鹤入宫了。”

    魏淳听到这句话,仍然稳坐泰山,手里的钓竿晃都没晃。

    “几时传召的?”

    “刚传,内官这会估计还没到陶府。”

    “那不急,我再陪沈前辈多钓一会儿。”

    管家告退后,沈清岩面露意外:“丞相,陶止鹤不是已经病退了吗?你准备动楚帝旧臣那帮人了?”

    “试一试吧。妖妃这段时间动作频发,咱们不好光看着,不动弹,您说是吧?”

    “有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