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上海报道 (第2/3页)
你呀,一定要记得按时吃饭,把身体搞垮了还怎么去南极。”
李燕对自己丈夫的性格再熟悉不过,要是真有埋怨当初就不可能同意他加入南极考察队。
相比于生活上的困难,她更担心的是赵阳一工作起来就什么都不管的那股子劲。
之前去河北报道“严打”的时候也是如此,为了拍一组好的照片,硬拉着老沈闯入菜刀队的地盘,如果不是武警围剿得足够及时,恐怕连生命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
对于李燕的支持,赵阳有千言万语想要说,但最后还是只化为一句“放心吧,等我回来”留在了上海的弄堂里。
他逆着阳光朝妻子和女儿挥了挥手,紧了紧跟随自己多年的背包,而后转身向前途未知但必定伟大的事业走去。
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队员来自五湖四海,大部分会等到九月份的时候再赶来上海集合,但以郭坤为首的主要项目负责人早早就已经到位并开展工作。
他们奔波在全国各地的企业单位,考察队员,协调物资,根据预案里的难点逐一寻找解决办法,困了就在火车上睡一觉,饿了就整点干粮对付一口,反倒是上海政府特别准备的招待所驻地成了待得最少的地方。
“小赵来啦?快快,正好帮忙看看,这是浙江美术学院专门送给考察队的浮雕,祝愿我们首次南极考察成功,你说摆在哪里比较好?”
刚走进招待所的小院,赵阳就看到郭坤在冲着他招手,对方穿着深绿色的防风衣,脚上一双脏兮兮的橡胶鞋,浑身灰蒙蒙的,给人一种风尘仆仆的感觉。
“说这浮雕是仿铜玻璃做的,取名叫《硕果》,你看这美丽少女的头像旁边都是葡萄、橘子和稻穗,象征着累累果实,寓意还真是不错。”
说话的男人四十多岁,皮肤黢黑,但一头惹眼的长发,如果郭坤不介绍赵阳还真难将其与严肃的科学考察联系在一起。
“这位是严奇同志,拟任南极考察队科考班的班长,是我国野外科考领域的专家,你有机会好好采访他,绝对能挖出好的素材来。”
三人一边聊着一边来到招待所的小会议室,从郭坤和严奇的交谈里,赵阳才了解到了考察队艰苦筹备工作的冰山一角。
由于时间很短,任务很重,要在四个月的时间里为首次赴南极开展科学考察并建立考察站建立尽可能坚实的基础,从有关部委局到省市自治区及其所属工厂、企业和单位,全都在展现出了全力支持、大力协作的态度。
在赵阳来报到前,郭坤和严奇就回了趟北京,目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