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狼性!大明需要强盗精神! (第1/3页)
士绅商贾借着门路赚得盆满钵满,工人匠师靠着工坊能吃饱穿暖、攒下家底。
可更多的百姓却只能站在圈外,眼睁睁看着别人日子越过越红火,自己依旧守着几分薄田、几样营生,勉强糊口。
这样的局面,绝不是朱高炽想要的。
他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踱了几步,目光扫过窗外——工业区的烟囱正冒着烟,新房里传来百姓搬东西的喧闹声,这本该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一想到那些没跟上脚步的百姓,心里就像堵了块石头。
“若是只让少数人富起来,这工业区建得再热闹,也不过是另一个朱门酒肉臭的地方。”
朱高炽的声音带着点沉意,“我要的不是这样——我要的是天津这地方,不管是士绅、工人,还是街头摆摊的、海边打鱼的,都能借着这股势头,日子比从前强上几分。”
众人听后都陷入了沉默,案几旁静得能听见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谁都明白朱高炽的心思,可这事实在太难了。
要让士绅、工匠、寻常百姓都能分润到好处,互不倾轧,各得其所——这不就成了儒家典籍里念叨的“大同之治”吗?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人人皆有生计,天下无苛政,无饥寒。
王弼捋着胡须,心里头翻江倒海。
古往今来,多少帝王贤臣都盼着这样的盛世,可真正实现过吗?
商周的井田制、汉初的休养生息,说到底也只是让一部分人安稳度日,哪有真能让天下人同享富贵的?
卓敬也暗自摇头,这位小胖殿下的心气是好的,可理想终究难敌现实。士绅要利,百姓要活,中间的分寸太难拿捏了。
他抬眼看向朱高炽,见对方依旧眉头紧锁,却没有半分退缩的意思,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
或许,这位殿下真能创下点不一样的名堂?
朱高炽眺望着不远处的闹市,声音低沉却有力。
“大明需要狼性,子民也需要狼性!”
朱高炽望着窗外,思绪却飘回了后世看过的那些关于大航海的书籍。
书中总在探讨一个问题:明朝明明掌握着当时顶尖的航海技术,郑和船队的规模更是欧洲人难以企及的,可为什么率先掀起大航海时代的是欧洲,而非大明?
答案藏在后来的历史里——大明朝在一次次内耗中江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