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3章 得天独厚!内循环与走出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73章 得天独厚!内循环与走出去! (第2/3页)

下官也好写文书上报……”

    朱高炽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就说是……一个想让上海变热闹的人。”

    走出县衙时,夕阳正斜照在码头的帆船上,镀上一层金红。

    朱雄英看着那些忙碌的渔民,忽然道:“高炽,我觉得张赫和周德兴说得对,光在学院里练还不够,回头我得跟这些渔民学学怎么看潮汐,怎么辨鱼群——将来建港口,说不定用得上。”

    朱高炽挑眉:“不骂他们老东西了?”

    “骂!”朱雄英梗着脖子,可嘴角却扬了起来,“等我练完了回去,非得让他们给我敬三杯酒赔罪不可!”

    海风再次吹过,带着码头的喧嚣和少年的笑声。

    “对了高炽,你就这么看好上海吗?比天津还有前景?”

    朱雄英看向朱高炽,他可是心心念念天津城呢!

    自当年他与朱高炽发展天津,天津卫的码头就一天天热闹起来,漕粮商船往来不绝,连带着周边的客栈、货栈都多了好几倍。

    他听朱高炽说过,将来天津要建成北方最大的漕运枢纽,心里早就把那儿当成了大明北方的“黄金码头”。

    朱高炽点了点头,道:“同样都是得天独厚的地方,但上海比天津更具备优势。”

    他指着远处帆影点点的海面,语气笃定:“天津固然要紧,扼守着幽燕门户,连着运河漕道,能把南方的粮草、物资送到北平、山海关,是内陆与北疆的咽喉。可它终究困在渤海湾里,要想往外走,得绕过大沽口,穿过山东半岛,才能真正驶入大洋。”

    “上海不一样。”朱高炽转过身,面朝广阔的东海,“它卡在南北海岸线的正中间,往北去山东、天津,往南到浙江、福建,海路距离差不多,商船在这里中转最省力气——北方的棉花、粮食运到这儿,能接上南方的丝绸、瓷器一起出海;南洋的香料、苏木从这儿登陆,往北运也最顺道。这种居中的位置,天然就是个货物聚散的枢纽,天津偏北,广州偏南,都没这份便利。”

    “再看这出海口,长江、黄浦江在这里汇流,内河商船能顺着江往上走,直达苏杭、安庆,把江南的富庶物产全引到这儿来;往外一推就是万里波涛,再没什么海湾、半岛挡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