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屯田新制 (第1/3页)
要知道。
大乾王朝施行的是“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简单说,就是自由买卖。
因为战乱的缘故,青州的旱田普遍价格不高,一亩薄田才五两银子,若是上等熟地,可能会卖到十两二十两银子一亩。
这意味着,光是将军赏的农田,就至少值几十万两银子。
或许有人会说战马的价值更高。
可赏赐不是等价交换,不是说林川帮助西陇卫补充了上万匹战马,将军就要赏赐他同等价值的田契地契。
所以林川只有一个判断——
将军察觉到了某种危机,在尽自己所能,给铁林谷铺路。
……
胡大勇自顾自地念叨:“陈将军特意说了,这些地原是通敌大户的产业,土壤熟,水渠也现成,接手就能种。”
“接手?”南宫珏停了笔,“那是分给谷中百姓?还是赏出去……”
这个问题,让胡大勇也是一愣。
两人齐齐望林川。
林川反应过来,摇摇头:“不分。让农稷房统管,按军屯的法子来。划地块,编农队,统一育种,统一耕种,收了粮食除了缴西陇卫的三成,剩下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南宫珏皱起眉头。
今天听了太多新鲜词儿了,有些他大概能猜到意思。可有些就听不懂了……
也不是不懂,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测……
他思忖片刻,开口道:“军屯倒是稳妥。分户自种容易散了人心,统管起来,农稷房能统一调度耕牛、种子,出了岔子也有人担责。”
“差不多这个意思。”
林川点点头,“农队设队长,跟伍长似的,管着几十户人。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灌溉,种稻还是种麦,都听农稷房的调度。工造房得给他们备足农具,营造坊去修水渠、盖粮仓,商货房负责把多余的粮食运回来。五房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就能把这些地盘活。”
胡大勇越听越糊涂:“这是军屯?”
他知道的军屯,要么是戍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