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宋时安要官 (第1/3页)
尚书台,外厅中,宋时安和宋策坐在一起。
其中宋策穿的是官服,头戴乌纱。而宋时安则是自己的袍子,与皇帝赐的冠和白玉带。
就等属官来宣。
两个人都挺好奇的,欧阳轲带薪休假,自己老爹要避嫌,那面试官是谁,欧阳轲的学生于修吗?
他这级别,在这个年龄,可以说算是坐火箭了,可面对宋时安,还是差点意思。
倒不是说不如他,只是差不了太多。
最主要的是,他能够代表尚书台吗?
当然,这不是宋策考虑的问题,他现在只想快点开始,再快点结束,过程中表现得体。
毕竟十六岁的小年轻,职场经验不是很丰富。
“宋策进——”
终于点到他。
“兄长,我去了。”
宋策对宋时安行了一礼后,便朝着里面走去。
而在内厅,总共是三个人。
郎中于修坐主位,一旁是宫里的太监,还有一人在一旁的小凳上坐着,用以记录。
“参见于大人,参见公公。”
宋策主动的对两人行礼。
“嗯。”于修点了点头,接着也就开门见山道,“凡七品之下,考中进士者,入职皆升至七品。今日过后,你的品级就是正七品了。”
宋策轻轻点了下头,作于回应。
“我看了你这次的科考成绩,辞赋的排名很高。”于修说道,“你的强项应当是修书作文吧?”
“回大人,下官辞赋是稍强于策论。”宋策说道。
“这么跟你说吧。”于修道,“昨日之中,多数进士都是入职正七品,有很大一部分的,去州郡当县令的意愿比较强烈。但这一年内,能够空出的县令职务有限,所以就算是候补为官,也优先会选择那些策论排名高的。你若选州郡的话,可能要候补很长的时间。”
虽说县令这个职务并非特别吃香,倘若没有背景,晋升速度较慢。但并不就意味着,没人愿意选择。相反,除开那些含权量比较高,晋升速度快的位置,余下的里面,县令相当抢手。
毕竟那可是主政一方的最高长官,哪怕升不上去,这权势也不是普通的文官能够比拟的。
更有人言:作为一县之长,今天做的梦,明日就能实现。
“下官愿意服从朝廷一切委任。”宋策相当果决道。
“这个心是好的,但小宋大人你可不是别人。”于修笑着道,“可以提一些要求,或者想法的。”
不要把古代想的太过于公事公办,哪怕公公在场,也得讲一个人情世故。
毕竟这,也是皇帝的恩泽。
“那下官想能留在盛安。”宋策说道。
“嗯好,我替你报上去。”于修问道,“别的呢?哪个衙门?”
“回大人,均可。”
宋策对于自己的位置摆的特别正,他知道皇帝就不可能既嫁女儿,又给权势,所以干脆什么都不说。
至于这个留在盛安,也是废话。
“好,那就这样了。”于修浅笑伸出手。
“于大人,公公,下官退下了。”
宋策缓缓行礼,接着转过身,退出内厅。
而途中,他瞥到了一座屏风,就在于修的身后。
记得上一次来尚书台,可没有这座。
新添的吗?
还是说,后面有人?
看起来,还怪吓人的。
屏风身后的皇帝,手指搭在膝盖上,轻轻的点着。
这宋靖还是懂事的。
知道一门三宋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当然,一门两宋便已经算是荣光万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