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雾里看花】 (第3/3页)
为民的清官,实乃我辈读书人的表率。”
谢景昀满心感触,轻叹道:“只可惜……后来者难及薛公万一,他们将一个繁华富庶的扬州府弄得乌烟瘴气。”
薛淮正色道:“谢兄不妨细说。”
谢景昀丝毫不怯场,随即娓娓道来。
扬州地处长江和运河枢纽之地,又有天下闻名的盐业,光是漕运和盐政就能产生极多的赋税,再加上连接南北的商贸往来,这里自古就是富庶之地。
当地父母官其实只要不是太蠢,来这里主政数年便可取得不错的政绩,只是财帛动人心,极少有人能无视那里的花花世界。
薛明章之后的几任扬州知府几无善终,虽说他们都受到朝廷的严惩,然而官商勾结最终受苦的是黎民百姓。
谢景昀一家便是千千万万个受害者之一。
十二年前长江发大水,谢家的房子被洪水冲垮,田地变成污泥,眼看就要变成流民,万幸薛明章带着扬州府的所有官吏,为他们这些灾民寻得容身之处。
但是那场洪水让谢家元气大伤,至今都没有恢复过来,一家人只能勒紧裤腰带,不惜一切代价供养谢景昀读书。
因为谢景昀从小就展现读书的才情天分,只要他能中举就可逆转局势,谢家人知道这是他们唯一能够翻身的法子。
“去年秋天乡试,学生侥幸取得第二十七名,家人欣喜若狂,觉得十余年的苦日子总算有了转机。”
说到这儿,谢景昀面上浮现一抹赧色,简略道:“只是春闱在即,扬州距京城路途遥远,学生唯恐在路上耽搁,因此等不及安排妥当家中诸事,便借了一些盘缠匆忙上京。”
这算是解释他的现状——正常而言,举人拥有接纳旁人投献的权利,而且在当地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所以极少能看到举人穷困潦倒的状况,除非是王朝末期天下大乱之时。
谢景昀如果不急着赴京赶考,等三年后再来参加春闱,那他当然可以先改变谢家的现状,而非像现在这样捉襟见肘,浑身上下没有几件值钱的物件。
对此,薛淮不置可否,他相信谢景昀所言非虚,但是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谢景昀其实有很多法子解决这个问题。
最简单的一条路,他去找那些在京城的扬州同乡,以新科举子的身份问他们借一些银子,有的是人愿意结交一个前程远大的举人。
或许谢景昀真的清高孤傲,不屑于弯腰折交那些满身铜臭之人,这种情况倒也存在。
问题在于,若是如此的话,他今日又怎会上门投卷呢?
片刻之间,薛淮已经对面前的年轻举人有了一个大概的判断,他语调温和地说道:“谢兄这一路走来确实不容易。”
谢景昀亦感慨道:“来路艰难,确非常人能够承受,不过先贤曾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学生受此磨砺并非一无所获。”
“如今回头再看,这些坎坷亦是极其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