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10【珠联璧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10【珠联璧合】 (第2/3页)

先看向神态持重的杜氏,随即略过另外两位少女,视线转向唇角含笑的沈青鸾。

    不知是否他的错觉,仅仅过去半年,沈青鸾仿佛又长高了一些,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

    沈青鸾今日穿着藕荷色广袖纱衫,襟前一串碧玺璎珞,腰束浅碧丝绦,悬着一枚精巧的白玉鸣凤佩,下配月白挑线长裙,裙边微露一对珍珠缀角的绣鞋。

    她的身量纤秾合度,仿若初夏初绽的玉簪花,既有动人的嫣润,又蕴着少女的清韵。

    注意到薛淮朝自己看来,沈青鸾勇敢地与他对视。

    人的情感很奇妙。

    有人会因为年少不可得之物耿耿于怀,等到拥有时才发现索然无味,一切不过是执念。

    也有人认为轻舟已过万重山,然而在人生的某个重点节点回首,他会蓦然惊觉从始至终都不曾放下。

    对于沈青鸾而言,起初她很难厘清自己的内心,或许是因为年幼的美好化作执念,使她一心只想和薛淮再相逢。

    京城一别,迄今半载,她发现自己对某人的情感依旧汹涌热烈,虽说可能还没达到朝思暮想的地步,但此刻再度见到薛淮,她心中的欢喜几乎快要溢出来,落在眸中便是灿烂的笑意。

    直到身边的母亲轻咳一声,沈青鸾才微微垂首,以免在家人面前表现得太过露骨。

    杜氏望着越走越近的薛淮,刚要上前福礼,薛淮便已抢先一步执晚辈礼道:“婶母在上,小侄薛淮今日特来拜望。久疏问候,伏乞恕罪。”

    薛沈两家既为通家之好,沈家今日又是这般阵仗相迎,薛淮自不可能端着同知的架子。

    杜氏却不敢托大,依旧福礼道:“厅尊大人万不可如此,老身及沈家上下担待不起。”

    薛淮微笑道:“婶母若坚持以官身相论,只怕小侄将来回京之后,家母得让我去祠堂跪上几天几夜。”

    杜氏见薛淮执意执晚辈礼,且言语风趣亲近,心中更添欣慰,脸上笑意愈发真切,顺着他的话道:“令堂向来是明礼豁达之人,岂会如此。贤侄一路舟车劳顿,快请里面用茶。”

    薛淮微微躬身,恳切道:“劳婶母挂怀。家母在京中亦时常念叨,此番临行前更是再三叮嘱,命小侄定要代她向沈叔父与婶母问安,感念二位昔日关照之情。”

    杜氏闻言,眼中流露出对远方故友的关怀,感佩道:“令堂此言实令老身惭愧难安,当年明明是薛公与她百般照拂沈家。多年未见,不知令堂身子可还康健?只望她多多保重。”

    薛淮含笑应道:“家母一切安好,婶母放心。小侄此番履任扬州,日后少不得还需叔父、婶母多加提点照拂。”

    杜氏心中受用,面上更为慈和,忙道:“贤侄太见外了,自家人说这些作甚。外子虽暂不在家,沈家亦是贤侄在扬州的家。快请进厅堂歇息说话。”

    二人遂迈步入内。

    经过沈青鸾身边时,薛淮微微挑眉,似乎在问她方才自己表现如何。

    沈青鸾回他一个娇俏的笑眼,随即像是怕被发现一般,故意落后与弟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