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断案】 (第3/3页)
到交讫之后,草民发现契约上的价格不知为何变成了一亩田四两!”
“厅尊大人,他这是信口开河啊!”
王栋连忙开口,辩解道:“那六十亩水田原本就是下等田,又被洪水淹了,怎么可能价值十八两一亩?草民从来没有说过这个价格,一直都告诉他们四两银子一亩地,是这些人贪心不足,在买卖成交之后又想讹诈草民!还请大人为草民做主!”
“你……你胡说!”
那位名叫黄大的百姓又气又急地说道:“你家的管事明明说的是十八两一亩地,但是你最后只付了四两一亩地,还不允许我们拿回自己的田地!我们不要银子,只要属于我们的地!”
“凭什么让你们拿回去?”
王栋也焦急地说道:“我已经给了你们一共二百四十两,而且那些水田排淤又花了我一笔银子,现在你们说不卖就不卖,那我的损失怎么办?”
眼见两边就要争起来,薛淮抬手拍了一下惊堂木,大堂迅速安静下来。
他看向坐在旁边的李春久说道:“李知县,县衙的鱼鳞图册何在?”
李春久连忙让一名小吏将图册奉上,又轻声说道:“厅尊,按照图册上的记载,此案涉及的六十亩水田确为下等,王栋给出的价格合情合理。”
薛淮不置可否地拿起图册翻看。
李春久见状便继续说道:“这桩案子已经拖了大半年,下官反复核查过卷宗和证人口供,无论是图册上的记载还是两方定下的契约,这批水田的售价都是四两一亩。然而……百姓们一直鸣冤,隔三差五就来县衙上告,还纠集上百人整天占着那些水田,不允许王家的人踏足。下官派人去现场调解,他们甚至还敢推搡衙役。见下官不肯偏向他们,这些人就把状纸递到府衙,唉。”
通过他的一番描绘,那二十五户百姓的刁民形象已经栩栩如生。
表面上看,王栋一方拥有足够翔实确凿的证据,这笔买卖挑不出任何问题,相反那些卖地的百姓就显得贪心不足欲壑难填,已经拿到二百四十两仍旧不知足,并且给江都县衙造成极大的困扰。
薛淮放下图册,看向李春久说道:“李知县认为这些百姓是故意闹事?”
“这……下官不敢。”
李春久压低声音道:“厅尊,下官已经几次三番劝说这些百姓,他们只能拿到二百四十两,这官司就算打到布政司也赢不了。可是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肯听,不止一次闹到府衙去,下官亦无可奈何。”
薛淮明白他的潜台词。
也就是江都乃扬州附郭,李春久头上还有府衙镇着,他不敢以强硬的手段对付这些百姓,否则换做别处知县,早让官差将闹事的百姓抓进大牢关上几个月,届时还有谁敢继续闹腾?
某种角度而言,江都知县和京城顺天府尹很相似,既憋屈又无奈。
薛淮再度转头看向堂下跪着的四人,王栋恭敬又镇定,黄大等三人则满面愤懑。
他不禁若有所指地说道:“李知县,你好像忽略了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