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赵德秀眼下是个小富翁 (第3/3页)
的局限性,许多待遇福利都还不算十分成熟,普及范围亦相当有限,大多只有将领的亲兵才能拥有。
成为奠基者已属不可能,那赵德秀便只能利用后世的知识,成为集大成者了。
可再优秀的制度,都怕水土不服,引发大乱。
要将许多后世的优秀制度如“五险一金,子女优待”等,进行因时制宜本土化的改造,是一件谨慎且耗时耗力的事。
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制度的成功性,与实施者掌握的权力有着直接联系。
现在的赵德秀,手中的权力太少,还需要继续发育。
虽然很多优良制度还不能直接用,但不妨碍赵德秀先借着当世的皮,化用出一些出来。
例如赵德秀对战死士卒的保障,批的是当世“亲兵世袭制”的皮。
通过合理化用与适当加量的方式,将许多先进的待遇福利制度融进自身嫡系部队中,这样一来既能让部队一直对自身保持忠心,又能为将来军队的革新计划进行试点。
当然要想持续的进行待遇福利方面的改革,金钱作为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当下赵德秀并不缺钱。
五代君主为奖励功劳,常会用重金赏赐的方式。
例如陈桥之变后,石守信、王审琦等许多大将,都被赵匡胤赏赐以百万贯财富,这还不算田地、宅屋等赏赐。
而赵德秀是“拥立首功”,他得到的金钱赏赐怎么可能会比石守信等人少。
赵匡胤将他的潜邸赐给赵德秀,最重要的是他的潜邸中囤积着,他争战多年来攒下来的财富。
单是当年征淮南一战,赵匡胤得到金钱的赏赐就将近百万贯。
这百万贯钱除去周世宗的赏赐外,还有着当世默认的潜规则收入——战功卓著者,攻下一州,府库财富先取之。
弱肉强食,乱世皆然。
正因深知这一点,赵德秀当初才会冒险一试取那“拥立首功。”
“拥立首功”不是单纯的荣誉称号,而是会化作甘甜泉水,从各方面不断滋润着赵德秀初期幼小贫瘠的势力根基。
当然再甘甜的泉水,也不可能一直取之不尽。
要想让自身势力继续壮大,根本之道唯有一条—不断立功!
以战功换权力、财富,才是乱世自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