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0章 李玲玲的下个阶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20章 李玲玲的下个阶段 (第3/3页)

顿了顿,声音轻了一些:“看到他们慢慢放松下来,对我笑,拉着我的手的时候…心里会觉得,有点暖。”

    南祝仁笑着点头,露出一种“我真替你感到高兴”的表情。

    【情绪体验与表达能力恢复得不错。】

    李玲玲能够具体描述自身情绪“从担心到感到温暖”的变化,并能将情绪与“陪伴孩子”的具体事件联系起来,这表明她开始从创伤性的情感麻木和解离状态中走出,情感体验的范围和深度在拓宽,与现实连接的能力增强。

    心里这么想着,南祝仁适时点头,鼓励李玲玲继续说下去。

    “然后,我们这里还有个叫‘小娟’的孩子。”李玲玲提到这个名字时,眼神柔和了下来,“她特别怕水,总说看到‘龙绦子’什么的……”

    南祝仁眼睛微微一缩,紧接着把内心的波澜按下,继续回到对李玲玲的评估中。

    李玲玲继续道:“她现在虽然还是有点怕,但已经愿意让我牵着她的手,在离水边远一点的地方走走了。”

    “我告诉她,‘水退了,我们现在很安全,姐姐会陪着你’,她好像…真的能听进去一点了。”

    ——这段话比上一段更加重要,因为这意味着李玲玲与他人建立了积极的连接。

    她不仅能完成了照顾孩子的任务,还能与特定孩子建立有疗愈意义的、双向的情感连接。这种“被需要感”和“有效帮助他人”的体验,是修复其因【挫折感】和【被抛弃感】而受损的自我价值感的重要途径。

    南祝仁总结道:“听起来,你找到了一个既能帮助别人,也能让自己感到安心的方式。”

    闲聊式的评估到此结束,目前为止李玲玲的表现都很乐观。

    南祝仁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正式了一些:“还记得我们上次谈话时你描述的那种感觉吗——胃里像压着一块‘冰冷沉重的石头’,让你‘动弹不得’。”

    南祝仁引导她回到之前的核心痛苦体验。

    李玲玲的脸上那些温暖的表情逐渐褪去,也变得和南祝仁一样严肃起来。

    南祝仁道:“现在,如果让你再次去感受,那种感觉还在吗?”

    李玲玲抿了抿嘴唇,然后闭上眼睛。

    认真感受了大概三个呼吸的时间之后,她抬头道:“还在。”

    “但是……好像没那么冰了,重量也轻了一些。”

    南祝仁点头:“还在的话,强度有什么变化?从1到7分,以前是几分,现在是几分?”

    “以前……感觉有6分或者7分,现在……大概是3分或者4分。”李玲玲给出了一个范围。

    “很好的觉察。”南祝仁先习惯性给上一个【积极关注】,然后继续道,“我记得以前那种‘石头’感觉出现的时候,你是被动承受的……”

    南祝仁看着李玲玲。他的下半句话,是想要问李玲玲——现在再出现这种感觉是否会有什么应对举措,比方对自己说什么话、或者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

    这是在评估来访者是否从完全被症状掌控,发展到能够初步识别并运用一些内在或外在资源来应对痛苦。

    但不等南祝仁说完下半句话,李玲玲就抢住了南祝仁一个呼吸的空档。她以为南祝仁问完了,于是快速道:

    “现在有时候还是会很难受……但不会像之前那样完全陷进去了。我在那个时候会想起来这里陪孩子们,或者……想起来你之前教给我的,感受呼吸,感受脚踩在地上的感觉。”

    “有时候,我也会在心里对自己说,‘水退了,我现在是安全的,我能帮助这些孩子’……”

    南祝仁挑了挑眉。

    意外之喜。

    来访者不但发展出了应对症状的举措,甚至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具有个人意义的应对陈述。

    她能够区分过去的创伤记忆和当下的现实,并利用这种现实感来安抚自己。这表明她的现实检验能力在恢复,内在的安全感正在逐步重建。

    她在这个阶段疗愈得很好。

    现在,可以把她引导进入下个阶段之中去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