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八章 举荐!(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八章 举荐!(二合一) (第1/3页)

    转运司。

    转运使厅。

    江昭手持几份官员考课表,面色平和的举目向下望去。

    往下一些,席分左右,坐着十三位相对年轻的官员,几乎都是二三十岁的样子。

    偶尔几位相对年长的进士,也都才壮年而已。

    江昭长呼一口气。

    自他入陕西以来,已是过去了十天。

    不出意外,这十天的时间,暗潮涌动。

    司马光一方猛地静了下来,几十位官员一齐孤立了他。

    一切消息来源,皆是源自司马光的人,让人难分真假。

    这种难辨真假的处境,让人甚是内耗。

    好在,从此刻起,一切将大不一样。

    十三位进士,已然齐齐入了京兆府。

    自此,源自于司马光的权力孤立,注定减弱。

    江昭扫视了一眼,叹道:“本官承蒙圣恩,外放陕西路,意欲治政一方,成就功业。不曾想,这转运司竟是成了副使一言之堂。陕西几百万黎民百姓,苦之久矣。”

    说着,江昭炯炯有神的望向几人:“不知诸位,可否相助江某一臂之力?”

    话音一落,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官员轰然起身,拱了拱手。

    “大人是朝廷任命的主官,副使不听朝廷诏令,擅自做主,实乃大逆不道。”

    “下官王韶,当为大人驱使。”

    三十岁的王韶,一脸的果决。

    他太想进步了!

    作为小乡绅出身的人,他背后没有人支撑,哪怕考上了进士功名,却也仅仅是外放任职一九品小官。

    九品官身,哪怕心中谋略万千,也实在难以施展。

    江昭的一封诏令,让他察觉到了机会。

    淮左江郎,这是一位集圣眷与权势与一身的人物。

    这种人物,可是少有遇到窘境的机会。

    小阁老因【韩门立雪】而拜师落魄的韩大相公,一朝有了靠山。

    他未尝不能助力小阁老,以小阁老为靠山。

    小阁老的进步速度,不见得就比同一时期的韩大相公慢!

    同一时间,十三位官员齐齐起身一礼,坚定道:“还请大人示下!”

    就如王韶的想法一样,余下的十二位官员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江昭与韩章的佳话,实在传播太广,已然深入人心。

    尊师重道的背后,隐含着权势的腾飞,着实让人心神澎湃。

    韩章一生,宦海势如破竹,少有落魄。

    江昭一生,又何尝不是势如破竹?

    庙堂上都能杀穿的人物,此刻所谓的窘境,也仅仅是手中无人可用而已。

    这个时代,非进士而不翰林,非翰林而不入阁。

    没有大人物支撑举荐,非翰林出身,区区二甲、三甲出身的九品小官,要想出头实在太难。

    所谓的“从龙之功”,并不一定是指从龙,更多是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如今,有此机会,要是都不把握住,那可就真的不配有所成就。

    “哈哈哈。”江昭欣慰点头,压了压手:“都坐吧!”

    十三位进士落座。

    江昭招了招手,书童禾生走上前去,一人送了一份文书。

    司马光滞留转运司八年之久,拉拢了不少官员。

    那些官员,都是上了吏部名册的人物。

    时值六月末,官员的政绩大考早就已经过去。

    若欲调整官员官位,无非就是走“举荐”的路子,州县官员向安抚使举荐,路一级的官员向吏部举荐。

    不过,举荐一两人尚可,一下子贸然举荐十几人,让转运司腾出十几个官位,未免影响不好。

    并且,转运司的官员,大多数都是七品、八品。

    这十三位进士,都是二甲、三甲出身,除了有几位已经是正九品,其余的才从九品。

    官位品级存在不小的差距,贸然让十几人跳级,还是通过“举荐”的方式,影响也不太好。

    也因此,十三位进士入转运司的名义都是“协理转运司政务运转”。

    官职还是在本来任职的地方,仅是暂时抽调到了京兆府而已,职务定位上则是偏向于小官小吏,并不直接负责某一方面的职责。

    不过,官位低、权责轻都不是什么问题。

    既是协理转运司政务运转,那无论官位如何,名义上都得听从转运使的指令,执行一定的职责任务。

    作为主官,江昭是有“大义”的人。

    一份主官亲笔的文书,就代表着名义,足以让十三位官员光明正大的去争权,抢夺司马光一方的官员的权责。

    要去往州县执行一些事情,也无人敢阻拦。

    司马光的手,还没那么长。

    “程颢、张载两人负责起草文书,誊写政令。”

    这两人是学术性人才,适合待在治所。

    “蒋之奇,王韶,负责监察一路官员,行财政审计,务必清查贪腐,无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