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开卷考试 (第3/3页)
姐弟隔这么近啊?”
张磊面色赧然:“当然罚了,罚了八十块。”
对于想要儿子的家庭来说,他们家挺满意的,第二个就如愿了。
可以说,张磊从小就是在家人的期盼当中出生的。
为了两个孩子之间有个照应,家里还安排张磊早读了一年,跟张芳同级,让姐姐多照应他。
按理来说,张磊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应该受尽了偏爱。然而,穆萱听他说的时候,心里感受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哀,又无奈。
从小,他们父母去了外地打工,他爸爸在工地上做小工,他妈妈在租的房子给他爸准备一日三餐。
而他和张芳是留守儿童,母亲也没说留在家里,照顾两个小孩。
他们一家人之间的关系很淡,维系他们之间情感的桥梁除了血缘关系,再无其它。
张磊说,小时候他和张芳还不能单独开灶的时候,是最艰难的。
每天放学都痛苦万分,因为不知道能去哪个亲戚的家里,才能要到一碗饭吃。即便要到了,也会忍受无数的白眼。
一直到他们小学三年级,这种情况才好转,因为姐弟俩学会了自己做饭。
即便做的不好吃,两姐弟也能忍受,因为再也不用遭受那些冷言冷语。
就这样一直到了高中,父母在外面做不动了,就回了雾都,开了一个小卖部,养着全家人,生活十分拮据。
纵使这样的家庭环境,张磊的成绩依然没有落下,始终保持在年级前三。
高考的时候,老师建议他考大学,但是父母认为中专更好,学费低,就业有保障。
张磊更信任老师,瞒着父母报了大学。
就在那年夏天,他母亲中风,需要花一大笔钱,张磊的求学路就直接断了。
家里也没想着让他复读,直接让他出去找工作。
从那天起,张磊再未用过家里一分钱。
苦难往往需要经过对比。
穆萱设想过,若是张磊换到她的家里,即便家境同样贫困,李芙晓哪怕是倾家荡产,也一定会供他读书。
从张磊身上,穆萱感觉自己和李芙晓之间的芥蒂,好像在一点一点瓦解。